![]() ![]() |
拉萨市第七中学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拉萨市第七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8 12:40:1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为了绿色的家园
学校简介: 拉萨七中位于布达拉宫之西,与市内风景圣地——罗布林卡相毗邻,环境幽雅,交通便利。学校有19多年的历史。校园占地面积4700M2,建筑面积6253M2,草坪7500M2,其中有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共七幢,400M跑道标准运动场一个,蓝球场一个。学校教职工73人,其中女教工43人,藏族及其它少数民族38人,本科学历30名,大专学历21名,中专、高中3名。 学校有480名学生,男生146名,共10个班。学校的实验设备基本齐全,藏书4950册,每周一、五下午向师生开放,德育室95年建成,在德育方面除德育室教育,国旗下教育和寓德育于各科教育之中外,主要开展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答疑解难的察导活动。 我校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开齐开足了政、史、地、汉、藏、英、数、理、化、生、卫、音、体、美13门学科课,还开设了电脑、书法、美术、体操、音乐、象棋、围棋、演读、环保等环保活动课。 一九九七年以来,我校以科学教育法:“三四五质量工程”为主,以“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目标,立足本校实际,以争创“自治区级合格学校为动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发展纲要》,强化学校管理,面向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校环境教育发展历史 我区环保工作起步晚,长期以来对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害性不大了解,对如何保护环境缺乏必要的知识,思想观念跟不上,更谈不上如何把理想变为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我校自一九八一年建校以来,中学的思想政治、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中环境教育内容少而且很肤浅,多属自发性,为此,全校师生员工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认识不到环境保护对人类的生存与健康的重要性。为改变现状,弥补环保知识方面的欠缺,我校抓住一条捷径,就是从教育入手抓好环境保护知识的深入宣传。即环境教育从新生开始贯彻。开展中学环境教育正是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共产主义情操,培养有环保意识,懂环保知识,自觉保护环境的一代新人。我校主要在德育课上播放有关环保的科技片,利用思想政治、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环保等科目来讲述环境污染危害及治理。 为了提高师生员工的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荣誉观。正如李鹏总理指出:“要把环境保护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教育广大群众自觉保护环境,把它看作是一项社会公德”。 近二十年里,我校在利用环境,保护环境,改造环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各班每期板报上少不了环境保护知识;积极参加有关环保知识竞赛,如1996年环保局主办的拉萨市十一所中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中获第三名等,并取得类似的显著成绩,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到广场清扫异物和宣传保护母亲河一片绿色等。开设环境教育第二课堂来贯彻环保知识,植树造林、养花种草等种种措施,全校师生认识到了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要和平,要争取光明的前途,即离不开人类自身,也离不开环境。美丽的环境是大家共同创造的;为此,学校在1998年插种草坪3000平方米,扩展到现在7500平方米,植树370棵,种花150种,美化校园我先行,每个师生几年做到了自觉主动地给草、树、花浇水,不乱扔垃圾,杜绝折树枝,攀树木,踩草坪的行为。 至今,我校全体师生员工的环保意识得到极大提高,环保知识丰富,学校校园日日整洁,“植绿护绿”、“从我做起自觉维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我校师生的共识,每一名师生员工都能把校园当成我的家,使我校变得草木更绿,花儿更美。 我校创建绿色学校的主要活动和事迹 西藏素有“雪域高原”之称,而就在这银装素裹的圣地上,更有一所被人们称为“绿色学校”的拉萨七中。 拉萨七中建校近20年来 ,积极响应了李鹏总理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号召,贯彻了党中央关于环境保护的工作精神始终把环境保护当成一项重大国策,并把它作为我校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来完成。 众所周知,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加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它一方面为我们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又直接影响制约着我们的生活。因此可以说,人类与环境互为联系,没有人类就无所谓环境,离开了环境我们也就难以生存。因此,保护人类环境势在必行。环境问题自古就有,然而原始时期,环境有“自净能力”,所以可以消解。时至今日,人类对自然的支配能力已经达到空前的程度,使得人们过于自信,将自己摆在主宰自然环境的地位,此所谓“人定胜天”,似乎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冲破自然规律的约束,任意支本大自然。 同时又毫无顾忌地将大自然作为天然垃圾场,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出现环境问题都日益严重,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状况。破坏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致使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环境问题被列为人类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正因为我校师生员工深刻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在校领导的带领及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真正从我,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开展了美化校园的工作: 增强师生员工的环保意识,把环保知识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的相关科目中。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舒适感、美好感和清洁感的要求,已不满足于仅仅获得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便为人类提供永续的物质资料,维持人类的基本生存,而且不断要求改善环境,获得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人文环境。尤其位于文化区的学校,环境与师生的工作、学习、及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良好工作学习环境,能令人心旷神怡,倍感精神,从而无形中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更易集中精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课余学习场所,学生也在无形中形成了许多良好形象的好习惯,使他们能在一个轻松优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在同等水平的学校中,家长更愿意将子女送到环境更优美的学校中学习。原因就在于象学校这样的育人单位来说,良好的环境更能促进学生健康的全面发展。为此,我校把环保教育列为每年工作计划中最主要的项目之一,我校领导带头高度重视,全校师生员工积极配合。 每年在新生入学时就进行环保教育,把它作为每一个合格的中学生的必修课。并在德育课上播放有关环保的科技片,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始终对学生灌输环保意识;还利用生物课给学生讲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及怎样治理。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另外,在学校宣传栏上开辟了环保专栏,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勇跃地投稿,再评选出关于环保的优秀的文章刊登;还在校广播站定期播放“环保知识”节目,并组织鼓励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获得了奖励,比如:在1996年环保局主办的拉萨市十一所中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中,我校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然而我们并不满足现有的成绩。我们目标更高更远,经过全校师生的加倍努力,在1999年“诺迪康”环保知识竞赛中终于获得了“优秀组织奖”,类似的奖励不胜枚举。这些奖励是上级对我校的鼓励和肯定,同时也体现了我校对环保的重视,我校并未停在原处踏步,而是把成绩做为新的起点,再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学校经常请环保专职人员给学习讲述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全校师生深刻地认识到了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极大地增强了大家的环保意识。 2、确良常言道:“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我校在增强师生员工的环保意识的同时非常注重环保行为,全校师生积极行动,给校园增添一片绿色风景。 为了更好地落实环保意识,校领导对全校师生提出“我要七中,我爱七中,我为七中”的三“我”方针,学习“绿色精神”。为此,1998年学校在年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抽出七万元播种草坪3000平方米并增至7500平方米,植树370棵,种花150种。校园的道路两旁是“一”字形排列着的绿树,就像两堵绿墙,它们的枝叶交织在一起,繁盛地伸展开来的好象颤动的叶子强盛的不整的空门和碧绿的云,停在晴朗的蔚蓝的天空下。尤其是夏天,人走在里面,觉得格外凉爽,花园似的学校自然是缺不了花类,将不同季节的丛花杂植在一起,这样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艳丽的花。美化校园我先行,每年师生都能做到自觉主动地给花草树木浇水施肥,学校校园日日整洁,每一个七中人都把校园当成我家,1997年、98年两年师生员工出工3500多个义务劳动日,更换土石450立方米,自己动手美化校园,大大改善了我校的环境状况。凡置身我校的人,都有有说不出的自豪之感,在全校师生一致努力下,七中的草木更绿,花儿更美。另外:我校师生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定期到布达拉宫广场清扫异物,还主动宣传保护母亲河一片绿色保护拉萨阳光城等活动。 第三,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相同的道理,取得成绩容易,保持领先难,为了保住七中“绿色学校”的称号。同时为了今后能让校园环境得到更大的改善,我校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了环境监督工作。 美丽的环境是大家共同创造的,好的环境来之不易,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党团员、青少年志愿者参加的校园卫士队,众所周知,教师这个行业离不开粉笔,日复一日地教学工作,使教师们呼吸系统严重受到粉尘的侵害,这也属于空气污染,学校针对这个问题,合理安排了学生的清扫时间,尽量减低粉尘对师生身体的危害,降低了空气污染。另外,严禁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车辆进入我校,学校提倡大家减少使用塑料袋、卫生筷等,积极宣传白色垃圾,固体污染对人类的危害,鼓励大家种植花草树木,还有种花植树最多的职工给予奖励和表扬并记入教职工工作档案。另外:噪声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声音是我们环境中一个必须有的、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然而,有些声音不仅不是必需的和有益的,而且是应该消除和避免的,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会给工作学习中的师生们造成极大影响,长期生活在强噪声环境中,会造成学生精神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学校针对噪声污染,积极采取了一些手段,比如在学校周围规定范围内设立行驶车辆禁止鸣笛区,要放慢车速,上课时间车辆免进学校,校内更不准鸣笛。室内开展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电器、乐器音量,不得干扰他人,使校园更清更静,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地方。学校还禁止师生浪费水资源,更不能乱倒垃圾,保护环境生态平衡,强化对生活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事关公众健康问题。 3、学校安排专职护绿人员在校内巡视监督,对乱扔垃圾、折树枝、攀树木、踩草坪等行为给予严厉制止,并对行为人进行说服教育,进行环保知识讲解,使出入学校的每个人都一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和自觉性。领导带头,教师以身作则,绝不随意扔垃圾,严格遵守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在指定的地点倒垃圾。总之,为了使我校成为一个环境优雅生机盎然的教书育人之地,我校全体师生有决心也有信心让七中成为“绿色学校”。七中的昨天今天明天都在为环保作着不懈的努力,我们共同建设了一个环境优美的校园,同时也为拉萨市的环境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