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柯云路谈虐猫:善待动物就是善待自己
作者:柯云路  文章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30 8:51:2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一只小猫死了,引起无数网民的愤怒。从报道中得知,有这样一群人,将虐待动物的体验看成某种“商机”,他们找到专人“表演”,再加以拍摄,然后制成“商品”出售。

  从照片上看,那还是只幼猫,异常温顺地被两只手居心叵测地抱起,放到地上比虐猫者的脚大不了多少。最令人难忘的是小猫“临刑前”大睁双眼无助而恐惧的表情。借助网络的力量,这一事件的参与者很快曝光,相关责任人也发表了“致歉声明”,事件似乎已告一段落。

  我们一直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动物都是为人所用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付自然的手段越来越多,但即使是“克隆”技术取得明显业绩的今天,人类想要恢复某一灭绝物种的努力也很难奏效,而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失。于是有人提出了动物福利。

  现在的养殖业已机械化。一只刚出壳的小鸡几十天就可长成供食用的肉鸡。这些鸡“终生”被囚禁在小格子里不得转身,不见阳光,鸡的反抗就是“禽流感”。在牛的饲料中添加牛的内脏和骨粉,违背了牛的“意愿”,牛的反抗就是“疯牛病”。几年前曾使北京险些成为“孤城”的“非典”,也是野生动物的一种抗议。动物无言,只会用疾病反抗。因为祸及人类,其结果是悲剧性的。成千上万的鸡、鸭、牛被宰杀,那都是些屈死的生命。它们用疾病和死亡唤醒人类,必须善待动物,善待环境。只有这样才是善待人类自己。

  网上对虐猫事件的声讨,有人担心是一种“暴力”,我倒相当乐观,以为是文明意识的觉醒和普及。很难想像饥荒和动乱年代,人们会对动物有这样的关注,会对一只小猫的生死倾注如此的感情。对环境的关怀与注意,从来是人类自身获得温饱与安全之后的事情。

  愿小猫安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