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北京怀柔县长哨营满族乡中心小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怀柔县长哨营满族乡中心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8 12:54:0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大山作证

    [学校简介]

    怀柔县长哨营满族乡中心小学,位于北京市北部深山区的燕山脚下汤河岸边,距首都二百四十华里。自1953年始建以来,历届教职工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怀下,在全乡人民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坚持"规范办学,和谐育人,打好基础,办出特色"的办学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先后代表怀柔县小学接受了全国人大、政协、国家教委和市县教育局的多次督导检查,赢得了"山区教育的一颗明珠","小天地、大作为"的赞誉。目前学校已发展成6所完村小,33个教学班,748名学生,137位教职工的山区名校,曾连续多年荣获"首都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环境教育发展历史]

    长哨营满族乡中心小学虽在深山僻乡,却一直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自一九八五年以来,学校特别重视环保教育,开展了以"保护家乡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家乡人民世代造福"为主题的系列环境教育,在环境育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把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境技能、环境态度、环境参与等各方面做为教育内容,采取了渗透与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增强了师生的环境意识。为加强各科教学中环保内容的渗透,以小学教学大纲为依据,编辑了《小学学科环境教育索引》和《让家乡的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的乡土教材,供师生在课堂和课外活动中使用。为创设具有凝聚力和约束力的区域性文化氛围,融校园、花园、乐园为一体,集环境美、艺术美、自然美为一身,依据"中国'绿色学校'实施标准",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普及实践活动。

    学校先后举办了怀柔县环保教育工作现场会和环保科技汇报会,国家、市县环保局的领导多次到校视察指导,有力地促进了环保教育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原校长彭明祥同志两度参加了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环境教育表彰大会。中央电视台的"半边天","中国教师"栏目等宣传机构曾数次到校采访摄片,《中国环境报》报社记者李松同志实地考察学校环境教育活动后,欣然写了─《大山作证》的文章,相关部门也多层次多角度地报道了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环境教育已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的主要活动和事迹]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社会责任。针对这项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我校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切从让每个学生受到环境科学知识和增强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出发,依据"中国'绿色学校'实施标准",因地制宜做文章,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环保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1、 建设具有浓厚的校园环保教育氛围,充实"绿色学校"教育内容。

    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我们对师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点睛之笔。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的导向、规范、激励、约束、凝聚等功能,把环保教育内容融于其中。校园坐北朝南,依山而立,南面是美丽的汤河,北面是秀丽的山坡,映入眼帘的是掩映在翠绿之间的"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白色大字,时刻向师生敲响保护环境的警钟。山脚西侧,我们随山就势修建了"万里长城"微缩景观,建起了"红领巾生日林"、"骆驼峰"、"少年英雄纪念碑"、"小小气象站"。在校园东侧修建了大型环境教育宣传橱窗,在山墙上创作了两幅巨型壁画:"地球──生命之源"、"少年──希望之光",时刻告诫学生我们是希望、是未来,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校园正南面是一条绿化带,这里有绿草、鲜花、碧树,宛如一个小小植物园,正中是"儿童、环境、未来"雕塑,一名少女用手托起地球,预示着儿童与环境、儿童与未来同在。在学校整体构思上,按着两横两纵进行美化、装点,给师生营造了一个花团锦簇、云杉成行、松柏成列、杨柳、火炬树成片的美好环境。

    在校园内,我们先后建立了"国情教育室"、"环保教育室",各个班建立了环保教育宣传栏、生物角、废品回收箱。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将我国的人口、土地、资源展示给学生,唤起学生危机感,树立责任感。我们在日常行为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意识,制定卫生公约,建立卫生责任区,明确责任树,组织争创绿色学校、绿色处室、绿色天使活动,让绿色充满学校整个空间。学校还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校内闭路广播电视开展系列环保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建立生物角、植生日林、播一粒种、栽一盆花、植一片草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学校还充分发挥文明岗、值周生作用,通过学生着装要求,行为约束,建立起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完善、发展的运行机制。

    融物质与精神、动态与静态两者为一体,使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为一体,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独特的环保教育氛围。

    2、丰富教学内容,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学校"道路。

    现行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知识和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选择恰当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得当的手段,进行知识的传授,教育思想的传播,同时把环境教育融为一体。九三年,我校邀请了县教研室的专家共同编辑了《小学学科环教索引》,将语文、自然、地理等学科中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编辑在一起,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参考资料,如小《小蝌蚪找妈妈》、《蝙蝠和雷达》等课文教师依据索引渗透环境科学知识教育,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邀请市、县环保局的同志多次到校给师生举办专题讲座,深受欢迎。

    第二、加强乡土教材建设。为突出课堂教学主渠道,我们结合农村学校实际编辑了《让家乡的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一书,做为乡土教材,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考核内容。利用乡土教材举行以环保为主题的猜谜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新闻发布会、知识竞赛等。我们还将环境保护知识编辑整理成《小学生环保教育十知道》,按低、中、高年级分出层次,排出序列,使小学阶段的环境科学文化知识、能力、道德品质、环境行为形成体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开设环境教育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和补充,为了发挥这一优势,我们结合农村实际,增设了粘贴、刺绣、根雕、标本制作等活动课程,宣传环境科学知识,设立校园环保监察队、组织安鸟窝、给树木剪枝、打药、清扫红领巾卫生街,拾废弃物、进行环境小考察等活动,增强了师生的环保意识,丰富了学生知识。每逢环保纪念日,我们都要对全校同学进行教育,设立街头宣传站,开展各种纪念活动。乡村领导高度重视,家长积极支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环保教育氛围。

    几年来,我们在市县环保局、科协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关心和帮助下,我们更重视了对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教育。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型的培训,并把小学互动式环境教育教材和美国的环境行动系列教材纳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受到直接的环境教育。我们的环保实践活动中的小论文,考察及环境系列教育活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1988-1990年连续三年获北京市科技先进单位,1993年获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活动传统项目学校,1995年6月被评为全国环境教育先进单位,1998年10月被评为绿化美化保护环境系列教育的生命之树活动优秀集体,1999年5月被评为北京市无烟标兵学校,12月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示范学校等。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是由于:

    领导重视,把环境科学知识教育列入到学校的工作计划之中,做到了组织、计划、人员、经费的落实,把环境科学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组建由校长任组长,政教处大队部及学校的其它行政领导、学生和家教委员会代表组成的绿色学校环保骨干队伍,共同制定出《绿色学校行为规范》,定期召开例会,决策全乡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督导检查、评价各校的环教工作。在全乡上下形成了强有力的纵向环教管理体系,有效落实了绿色学校的评估标准,使我校的环保教育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道路。

    2、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科学普及活动,促进"绿色学校"实施标准的落实。

    十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科学普及实践活动。所成立的红领巾环保大队、绿色长城小卫士、啄木鸟小分队等组织,活动以其特有的知识性、实践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紧紧地吸引着全校学生,给校园生活带来了勃勃生机,在活动中我们努力做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初步形成了环境科学普及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基本上实现了教师、学生全部参加活动,环境知识的普及率达100%。

    我们开展环境科学普及活动主要有以下形式:(1)各科课堂教学依据"环教学科索引"渗透环境科学知识,经常性地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2)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成立自然科学专业兴趣小组,积极参加各层次、各类型环保竞赛及实践活动。(3)举办环境科学专题黑板报,自编环保小报、知识竞赛的展评。(4)召开以环境科学为主题的少先队大中队主题班队会。(5)请环境科学方面的专家到校作关于环保方面的讲座或报告。(6)走出去到村镇作关于环境现象的调查,参加环保社会实践活动。(7)走向街头,向全乡人民广为散发环保宣传材料。(8)充分利用学校闭路电视、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环境科学方面的内容,加强信息传播。(9)与"三小"科技活动结合,开展环境科学方面的专题活动。(10)建环境教育阵地。

    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丰富了环境知识,不少学生发挥了环境小卫士的作用,他们不再打鸟、捞蝌蚪,不再攀树折花、踏草坪,不再乱扔废弃物等,并积极参与净化美化绿化、宣传咨询等实践活动,形成了人人爱护环境、人人保护环境的美德。同时唤起了社会各界人士良好环境意识品德的迅速觉醒。

    总之,学校环保教育要整体性规划,各部门参与,全方面实施,只有这样,才会保持稳定、健康、高效地向前发展,才会逐步走上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了明天,为了我们能永远拥有美丽的家园,大山作证──我们将更加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进一步搞好环保实验课题的研究,继续深化"变废"为宝,以纸换树,绿化家园活动,加大把环境教育推向社会的力度,积极行动起来去精心培育未来的主人,为"绿色学校"建设锦上添花。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