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膜分离技术处理电镀废水的实验研究 |
作者:夏俊方 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17 23:02:05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
1.概述 膜分离过程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借助于外界能量或膜两侧存在的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从而达到分离、浓缩或提纯的目的。膜分离过程是物理过程,不会发生相变,其实质是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离。目前,膜分离技术受到广泛的注意且发展迅速,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分离方法,在水处理、化工、环保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电镀废水一直是工业生产领域的一个重要污染源。电镀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危害严重;其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或氰化物等,有些属于致癌、致畸或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另外,电镀废水含有大量的有价值金属,如果处理不得当,排入自然体系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 一般含电镀铜漂洗废水的含铜量在30~200mg/L左右,本文拟采用纳滤(NF)+反渗透(RO)的组合工艺对该废水进行浓缩,使浓缩液的铜离子浓度达到镀液的回用要求。 2.实验部分 2.1 实验设备 实验所用膜分离设备为自制设备,设备简图如图1所示 1:50L不锈钢料液桶 2:进水球阀 3:柱塞泵头(美国CAT泵头) 4:电机(美国 ABB电机) 5:压力表(0~4MPa) 6:2540不锈钢膜壳 7:浓水出口针阀 调节此针阀可以调节系统的运行压力 8:玻璃转子流量计(0~10GPM) 9:变频器 调节变频器可以调节电机转速,从而调节进水压力和流量 10:排空球阀 11:循环冷却水出入口 图1 实验装置简图 2.2 实验用膜 纳滤膜 GE公司DK4040F型抗污染纳滤膜 反渗透膜 GE公司SE4040F型抗污染反渗透膜 2.3 实验料液 实验料液参照苏州某台湾电路板(PCB)生产商提供的料液组分自行配制。料液配方为Cu2+:甲醛:次亚磷酸钠=1:2:4(摩尔比)。料液主要参数如下: Cu离子浓度:109.8mg/L COD:356.7mg/L pH:5.41 配置料液所用的为RO产水,电导率小于3us/cm。 2.4 分析方法 铜离子的测定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CODCr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按GB11914 1989进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