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
作者:唐桂荣 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9 22:13:58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
|
|||||||||||||||||||||||||||||||||||||||||||||||||||||||||
3.颗粒状活性炭在玻璃纤维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某玻璃纤维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是IT行业用电子一级玻璃纤维纱、增强型玻璃纤维纱和短切毡等五大类九个品种,近百个不同规格的产品。生产污水主要来自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工序,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是“浸润剂”组分(环氧乳液、PVAC乳液、聚氨酯乳液、润滑剂及抗静电剂、各种偶联剂等)以及微细玻璃纤维等悬浮物。除溶剂外大部分是些热稳定性高、难溶于水的高分子有机物,具有比重轻、颗粒细、可生化性差等物点。设计日排放废水量800吨,采用气浮—接触氧化—炭砂过滤工艺,出水排放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工艺流程如下: 该工艺中:由于废水表面活性物质较多,悬浮物疏水性较强且质量轻,预处理特别适合采用气浮工艺。气浮技术采用进口气液混合泵,较传统气浮溶气水气泡粒径在10~30微米,效果稳定,浮选效率高,操作管理简便;炭砂过滤器承托层采用石英砂,内装¢2~3mm、h=6mm的柱状活性炭,其进水CODcr(控制<150 mg/l)及悬浮物已近达标,反冲洗根据过滤器内压力控制(正常运行为0.02~0.06Mpa),一般周期为3~5天,原水浓度较低时,终沉后已能达标,可跨越生物炭床直接排放;自动控制化程度较高,气浮及过滤器前提升泵均采用Key牌液位计自动控制,气浮反应池投加的PAC、NaOH(PH计自动控制PH值在7~8间)、PAM都与提升泵一起联锁控制,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污泥脱水采用带式压滤机,该机滤布应用进口方向性立毛纤维技术(滤布宽度1.5m),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低,易剥离,滤布较清洁易冲洗。 表三 主要构筑物设计说明
表四 各构筑物实际平均处理效率
4. 工程应用中应解决的问题 (1)粉尘飞扬的污染问题。由于粉末活性炭在诸多环节如装卸、拆包、配制、投加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容易引起粉尘飞扬,造成工作环境恶劣,成为制约粉末活性炭技术应用的一个关键的、实质性的问题。 (2)投资、成本控制。粉末活性炭作为一种有效的强化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必须确保待处理废水水质较好,尽量延长其循环使用周期,以减少活性炭用量,节约运营费用。 (3)对于生物活性炭池,由于炭床空间中生长的微生物总量有限,因此只有当炭床在单位时间内从废水中吸附截留下来的有机物总量小于炭床微生物的最大分解再生能力时,才能维持动态平衡,确保长期稳定运行。一般设计时应控制进水CODcr在200mg/l以下,同时考虑设置跨越管,以免事故排放时对炭床造成不易恢复的损害。 (4)加强生物炭池的操作管理,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加强反冲洗并控制好强度,防止活性炭流失;运转时保证连续曝气,不进水或水量少时可适当减少供气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