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植树VS种草 遏制尘源首推种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24 10:10:0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中国科学院甘肃分院寒旱所研究员陈广庭:“一切都要因地制宜,中国90%的沙漠化地区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除局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外,都达不到‘植树造林’所需的条件。”哪些地方适合种树,哪些地方适合种草,哪些地方应该种草,哪些地方应该种树,都是有科学规律的。

  “沙尘暴的尘源大多是裸露的尘土,要阻止这些尘土被风吹走,可行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植被、固土。方法是种草,而不是植树。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治沙的工作都停留在推广种树造林上,没有人再想办法用种草的方式遏制尘源。”陈广庭研究员说,植树造林防止沙尘主要是借鉴前苏联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很显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沙尘暴。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很多地方政府将完成植树当任务,有些地方将树种在容易“出效果”的位置,比如马路边,有的地方甚至在草原上植树。

  由于各地植树造林普遍种纯林,在发生虫害时,一倒一大片,仅小小的天牛就将宁夏20年的建设成果——几十亿株杨树毁于一旦。因此,大范围植树,尤其违背自然规律的造林是得不偿失的。

  世界著名学者莱斯特·布朗:美国沙尘暴的起因主要是缘于过度垦荒。中国尽管也存在过度的垦荒现象,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过度放牧造成了水土流失。美国在大规模沙尘暴之后,制定出像高耕作法、禁耕法和秸秆还田等土壤保护战略。中国应该大量缩减在西部及北部的绵羊和山羊数量,把牧区和耕地复育为草原和森林。

  在美国,如果单凭某个州的力量,是无力解决沙尘暴问题的,很多州本身就是沙尘暴的受害者,经济损失惨重,所以联邦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同样,在解决沙尘暴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中国(西北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力量也是有限的,更多的还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