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省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统筹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围绕生态省建设,对国内外与生态省建设有关的理论观点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和较客观的评析。
关键词:生态省 生态保护 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
生态省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统筹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自1999年我国的第一个生态省(海南省)建设试点以来,到今天已有14个省进行生态省建设。近年来,关于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围绕生态省建设,笔者对国内外与生态省建设有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和较全面的评析,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生态省建设。
一、 关于国外生态经济理论的评述 生态省是我国特有的概念,与国外生态经济的概念在内涵上极为相似。国外生态经济的理论研究是在公众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产生的。在传播公众环保意识的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所著的《寂静的春天》一书。 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外生态经济的相关理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生态经济学领域,出现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1] 1.无重量经济。这种理论观点认为,20世纪人们衡量经济的标准通常是钢铁、汽车等产品的产出与消费,哪个国家这类产品的吨位大、数量多,也就显示出其经济发展程度居于前列。因此,国外有的经济学家称其为“有重量 经济”发展类型。而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氛围内,起作用的是“无重量经济”。这种经济就是我国许多学者所提出的“绿色产业”,或者是无污染或污染很轻的产业。这类产业不以数量和吨位的多少表示水平高低,而追求的是资产高效率、资源低消耗,目标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2.阳光经济。这种理论观点认为,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建立在生化能源基础之上,而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正在迅速接近枯竭的边缘。同时由于生化能源和原料链条的束缚,导致了世界经济危机和冲突加剧。因此,只有用阳光这一可再生的能源和原料全面取代生化资源,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才能满足全人类的物质需要,并且遏制住生化经济以及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制度化所构成的破坏力,从而形成一种持久的、多样性的、公正的发展动力。在阳光经济模式之下,不断发展的高新技术和自然生态环境可以承载的区域经济将得到发展。 3.循环经济。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宇宙飞船经济观》一文中,把污染视为未得到合理利用的“资源剩余”,进而提出了要以既不耗竭资源又不污染环境、能循环利用各种物质的“循环经济”替代 “单程经济”,来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的设想。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是清洁生产,即利用无害与低害的新工艺,大力降低能源的消耗,现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采用。此外建立工业生态园,用上家企业的废料作为下家工厂的原料和动力,也是推行循环经济的一种好方式。 4.持续农业。持续农业的概念产生于西方。20世纪中叶出现的以化肥、农药、机械化等输入为标志的西方“石油农业”带来了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商品率和土地生产力,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不久,石油农业所伴随的环境污染、资源退化和能源消耗过高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持续农业”一词应运而生。对持续农业的定义,不同学者不尽相同。但概括起来可以表达为:在重视农业可更新资源利用的前提下,更多地依靠生物措施来增进土壤肥力,减少石油的投入,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和提高食物质量,以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5.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认为,对环境施加很多且很大的负面影响的资源配置,通常是和产业结构低度化联系在一起的,产业结构不升级,就无法遏制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的趋势,因而,不宜就治理论治理。它强调的是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把生态不可逆阈值作为低水平发展阶段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底线。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