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议西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及基本对策
作者:何 骐  文章来源:光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12 15:56:22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摘要:    我国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必须解决好西部地区的水资源问题。由于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紧缺,因此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保护西北水资源。在西北的开发中应充分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相互间的协调发展,搞好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而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要合理开发,加强水环境保护。本文针对西部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西部地区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基本对策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如果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然而,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
   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干旱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西南地区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利用困难,工程型缺水严重。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水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在西部大开发中应把解决水的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


   1.西部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约68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1%,人口约3.55亿,占全国的28.5%。西部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总量15000多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55.65%,可开发水能资源装机达3.4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90%。但西部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南方多而北方少。西北地区占西部总面积57%,而水资源量只占18%,水能资源只占24.4%。⑴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全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235mm左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1000~2600mm。⑵我国西南地区湿润多雨,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2000mm以上,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但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056亩,扣除25°以上的坡地只有0.045亩,⑶土地承载力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关于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地制约了西部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干旱缺水日趋严重
   据统计,90年代初以来,西部地区农田每年受旱面积达86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比80年代增加1/3,呈加剧趋势。 
   1. 2水利投入不足,设施落后
   自建国以来,国家水利建设的重点放在主要江河的中下游地区,中央对西部的水利投资只占中央水利总投资的15%左右,加上西部地方财力薄弱,水利建设滞后。
   1.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50年来,西北地区人与自然争水严重,社会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多,大量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加上无序开发,气候变化,造成河湖干涸萎缩,地下水位下降,大片林草枯死,全地区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面积达44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5%。西南地区人与自然争地严重,毁林开荒,陡坡开荒,在现有耕地中,大于25°的坡地就达26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左右,⑷而且水土流失相当严重。
   1. 4用水浪费严重
   西部农田灌溉大都采用传统的漫灌方式,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25~0.5,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浪费很大。
   1. 5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
   由于部门及地区分割,长期以来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塔里木河、黑河的上中游过量用水,耕地盐渍化,而下游的河湖大多干涸,大片土地荒漠化。水利工程设施普遍存在标准低、老化失修、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等问题。
   1. 6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严重失衡
   西部地区的长江及西南水系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6%,但西北的内陆河及黄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却高达63.7%。⑸
综上所述,水资源是目前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西部大开发,我们必须重点解决好水资源问题。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