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生态文化——生态城市建设的软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21 10:59:55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3.城市生态文化的建设

  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软件,它的建设重点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城市的组织结构,在建设的途径上应该以教育和宣传手段为主,建立完善的生态体制,同时辅以经济手段,给以必要的物力和财力支持。

  3.1通过生态教育的普及,积极培育生态意识

  生态教育应该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既有儿童的基础教育,又有青年的高等教育,还包括广泛的社会教育以及决策层的培训等。

  环保基础教育则主要针对小学生和幼儿,也包括初级和中级学校的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环保科普知识、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教育。首先应以渗透教育为主,根据任课教师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结合自然、生物等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其次还可以开办环保特色学校和特色课程,并组织业余环保团体,丰富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的环保教育内容。

  环保高等教育既要注重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提高,又要完善生态环境的科学技术教育。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生产的主体,因此要让他们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危机,并转变其传统的价值观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必须创造一门高度综合的,能够充分体现生态文化思想精髓的学科,这门学科应当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以利于文、理各专业学生的学习。此外,还要强化应用型生态技术的科研和教育,为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对与政府人员的环保教育主要是在岗培训,有利于他们系统地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定期考核,把这方面的知识的贯彻实施引入具体的工作,并且与政绩考核挂钩,作为业绩的一部分加以考察。

  城市是人类居住的密集地区,要在全社会推行生态文化,必须进行社区的生态教育。首先要让公众了解目前城市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通过在社区便利店设立绿色产品专柜,以及在小区的放置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等措施,来鼓励小区居民进行绿色消费和垃圾分类等绿色生活方式。其次要提高居民对政府和企业行为的监督能力,使得环保的公众参与能真正落到实处。

  3.2通过生态宣传的扩大,加强引导生态意识

  宣传手段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可以很好的弥补环境教育的不足。媒体作为信息流动的主要渠道,对社会舆论和民众生活的影响日益扩大,几乎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成为影响民众生活方式或思想情绪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民间组织“自然之友协会”和国家教育部等机构1996-1998年间连续做的调查统计,新闻媒体对公众影响最大的是在消费领域,其中 1997年,全国 76种非环境专业报纸中,报导环境保护的新闻篇幅占总版面的1.6%,而各种广告则占 26%强。⑶ 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原有的宣传策略,一方面加强对于环境政策的宣传,提高环境管理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利用媒体对于公众消费的导向作用,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向绿色消费转化。

  除了媒体的信息发布,社会活动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例如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展了生态市场交易日活动,这是该市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时所采用的改善环境的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活动。从1997年8 月开始,每个星期六,商贩们携带生态产品(包括生态食品)在城区的中心广场进行交易。通过生态交易日,一方面鼓励了生态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也让公众了解到生态城市项目其他方面的内容。⑷日益涌现的环保组织可以改变有官方作为单一的环境宣传者的情况,扩大环境宣传的影响面。但是必须理顺环保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环保组织应该协助政府,带动公众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3.3 通过生态体制的建立,确保生态文化的推行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正确引导,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生态体制的保障和支撑。政府应该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中体现绿色的体制和机制,为城市生态文化支撑起一个绿色的骨架,使城市生态文化能切实的在各个层次顺利开展。

  首先,要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高度确立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其次,调整经济发展制度,用以指引“绿色经济”的发展;再次,进一步完善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同时,还要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增加体制的透明度,建立政府管理体制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在政策体制的建设中着力于建立引导性的环境政策,目的是合理引导企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环境意愿和环境行为,运用经济刺激、利益刺激和教育引导等方法促使其共同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正在推广的有企业环境行为的信息公开化制度,政府部门运用信息手段将企业的环境行为向公众发布,然后由公众对企业施加压力迫使其改进环境行为。通过引导性的环境政策,不仅很好的约束了企业的行为,更可以有效的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3.4 借助经济手段,鼓励采取生态行为

  城市是经济和文化等各类活动的密集之地,生态文化在城市的建设要求人们采取生态化的行为方式,然而环境的外部性却是生态行为普及的阻碍之一。政府采取补贴等经济手段,能有效激励人们采取生态行为,从而推动生态文化的建设。
绿色补贴是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行为进行经济上的补助,政府对企业主动治理环境的行为采取补偿政策,补偿的方式包括减税、贷款优惠、低息补贴等。但是受补贴的单位必须检查自己的环保行为,资源能源的利用状况,并定期向有关政府部门报告。此外,政府还可以根据情况,对投资环保产业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资金资助。例如,日本政府对城市修建垃圾处理设施提供财政补助,向修建一般废弃物处理设施、产业废弃物处理设施或其它废弃物处理设施者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和其它援助。⑸
除了补助措施以外,还可以建立绿色帐户。所谓绿色帐户就是记录下一个城市、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家庭日常生活的资源消费情况,以便确定主要的资源消费量,并为有效削减资源消费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依据。⑷

  4.结论

  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的软件,完善的生态文化软件环境是生态城市顺利运行的保障。生态文化的建设必须从其层次性着手,对物态文化、行为文化、体制文化和心智文化进行全面建设,最终实现生态文化体系的整体性提高这一目标。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生态意识的培育,通过面向全社会各阶层的生态教育以及广泛的宣传,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此外,生态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有力保障,政府应该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中体现绿色的体制和机制,为城市生态文化支撑起一个绿色的骨架,使城市生态文化能切实的在各个层次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彭晓春,李明光等. 生态城市的内涵. 现代城市研究,2000,(6):30~32

  2.余谋昌.  生态文化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

  3.郭少棠.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5), 6~12

  4.黄肇义,杨东援.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 国外城市规划,2001(3):35~38

  5.霍海燕. 西方国家环境政策的比较与借鉴, 中国行政管理,2000(7):39~42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