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追踪医疗垃圾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环境杂志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5 15:03:06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
医疗垃圾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又是各种疾病的传染源,在国家环保总局编制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它被列为头号危险垃圾。 医疗垃圾收集、运送、贮存、处置过程如果出现任何疏漏,都可能导致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国务院发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的处理有明细规定。但在事实上,全国范围内医疗垃圾的处理率、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倒卖医疗垃圾的事件时有发生。 被倒卖的医疗垃圾被制成日常生活用品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总务科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据他了解,广州尚没有听说倒卖医疗垃圾的情况。但是他认为媒体所披露的应该是事实,甚至在某个小范围内是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倒卖医疗垃圾可以获得不少利润,于是被某些人利用“工作之便”将医疗收集起来,并倒卖出去。 医疗垃圾被倒卖的现象,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县、乡镇一级中小医院尤为严重。因为这些地方缺乏集中处理医疗垃圾的有效途径,而一些医护人员的重视也不够。类似输液瓶、输液器等医疗废物一般是收集起来,再一次性卖给垃圾回收站 大、中型医院医疗垃圾处理相对规范 据了解,广州市环保局每年都会分两次检查市内医院医疗垃圾处理,监测医疗废水的情况。而广州市卫生局的检查频率则更大。 小诊所医疗垃圾处理隐患较多 据规定,医疗垃圾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防蚊蝇、防蟑螂、防鼠、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的安全措施。 小诊所尤其是城中村随处可见的诊所,其医疗垃圾是否有统一收集处理呢? 在天河区上社村,记者粗略估计,村内各类门诊大约有30余家。这些小门诊每天所产生的医疗垃圾数量不多,大多在1-3公斤之间。由于门诊数量不少,累计的医疗垃圾量差不多相当于一家中等医院所产生的量。而在广州,类似上社这样的城中村数量尚有几十个。 据记者目击,上社的各类门诊基本上都是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的,没有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些混合垃圾大部分被直接倒掉。环卫工人的垃圾车里,诸如针头、带血的纱布、输液瓶等时常可以见到。 记者问某诊所的主治医生,其产生的医疗垃圾为什么都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对方表示:“这些基本上是不带病菌的,和生活垃圾区别不大!” 医疗垃圾处理不完全的原因 据了解,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统一收运、集中焚烧的医疗垃圾收运处理方式,医疗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由全密闭的收集、贮存、运输和焚烧处理设施组成,保证了收运过程中医疗垃圾不泄漏和有效地防止了病源体扩散。该中心目前采用的正是这种处理方式。 东风路的某市级医院女总务科长算了一下,“如果维持用医院的炉焚烧,一个炉运行一天的费用才150元左右,而处理中心却要向我们收每床每日2元,如果按1000个床位计,一天就是2000元!相差太大了。”专家认为,广州未来的医疗废物处理产业,要争取降低成本和获取利润,但必须建立在高标准、高起点之上。(文/张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