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青藏铁路环保 人文精神的体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青藏铁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5 14:56:0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在中国的西部,青藏铁路宛若一条巨龙,自北向南蜿蜒在世界屋脊,它穿越了昆仑山、可可西里、唐古拉山等高山大漠,在沉寂万年的荒原上,绘画出了一个醒目的现代化符号。5年前,青藏铁路刚刚开始修建时,人们关注的焦点是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地质情况十分复杂、投入如此巨大的铁路能否顺利修通。时隔5年,随着青铁克 服一个个技术难关,铁轨一截截铺向拉萨,人们的疑虑渐渐消除,庆幸可以坐着火车穿越西部,领略西部壮丽景色,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铁路路基、桥梁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以及民族文化的冲击等又成了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修筑青藏铁路面临世界铁路建设难题

    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它不仅是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优先地区。在可可西里、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栖息有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珍稀野生动物。铁路所经过的地区多为高原草甸地区,受严酷的气候条件限制,植被生长非常缓慢,一旦破坏了就难以恢复。

    多年来对青铁沿线生态环境调研后,科研人员总结出了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五方面;一、对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的影响;二、对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三、对高原、高寒地表植被的影响;四、工程对高原冻土环境的影响;五、对沿线自然景观的影响。

    这五个方面,无论哪一项做不好,都将对青藏高原、乃至中国以及东南亚的自然地理、气候生态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环境质量、强调可持续发展、保持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珍爱生命物种的今天,修建青藏铁路,环境保护问题被提到了绝对高度。为了把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建设中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决策部门将建设青藏铁路原来计划的5年施工期延长到了6年。同时,自2002年6月29日开工以来,国家为环保投入了大量资金。据国家环保总局监督管理司司长,青藏铁路建设环保工作联合检查组成员祝兴祥说,预计国家为青藏铁路环保投资将达20个亿,占工程总投资的8%,是目前中国政府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2005年6月,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说,至2004年年底,该工程仅环保投入一项就已超过11亿元,是目前我国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工程项目之一。

    环保措施面面观

    2006年4月,在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客运列车即将试运行之际,笔者坐汽车有幸沿着青藏铁路走了一遍,听到和看到许多有关环保的事。

    青藏铁路从立项开始,就对沿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多年冻土环境状况进行了8次大规模现场调研、踏勘和采样。用获得的试验成果指导青藏铁路建设的环保设计和施工,在攻克“生态脆弱”难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青藏铁路的设计线路,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等因素。设计中对穿过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区段进行了多方案比选,采用了对保护区扰动最小、对自然景观影响最小的线位;在西藏自治区境内,避开了神湖纳木错湖及其保护区;为保护林周彭波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选择了绕避黑颈鹤栖息地林周改经由羊八井通过,延长线路30公里,为此增加投资3个亿。在野生动物活动地段设置通道33处,其中缓坡通道13处,桥梁通道18处,隧道上方通道2处,以保障沿线野生动物迁徙活动不受影响。进入到具体施工过程后,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扩大了这种力度。如,为稳定冻土层和便于野生动物的穿行,在原设计量的基础上,新增修了大量的桥梁和隧道。2003年8月,国家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对青藏铁路设计方案进行了部分调整,并将以桥代路工程从原设计的70多公里增加到150多公里,增加以桥代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保证野生动物迁徒路线不受影响。

    2004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岳通报说,青藏铁路建设和施工中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是青藏铁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为使青藏铁路的建设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有关部门在建设前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在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营中充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并采取了严格措施。

    开工伊始,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严格、全面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尤其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青水河特大桥,堪称充分考虑环保要素的典范,全长近12公里的桥梁,基础全部修在地下百多米深的永久冻土层上,地面则高架起了桥梁。在桥墩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既保护冻土层,又便于野生动物穿行。

    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在青藏铁路沿线,在每一个施工现场“爱护高原每一寸草地”、“珍惜高原生态、修建环保铁路”、“高原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等醒目的大标语牌,时刻提醒施工人员要做把环保放在首位。曾几何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忽略环保、只求短期经济效益和工程进度的事例比比皆是,从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初,砍伐山林、围湖造田、草原垦植等一系列行为带来的后果,今天开始无情地显现出来。青藏高原同样也不例外,50年前修建青藏公路时,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和环保条件,就地取土,当年用铁锹挖起草皮的地方,至今寸草不生;当青藏公路还是土路时,常常由于雨水、冰雪而不能通行,货车司机们只好另僻通途,在荒原草甸任意行驶,留下一道道已逐步沙化的印痕;由于极少数不法分子的偷猎、盗猎及气候变化,青藏高原上特有的动植物资源面临濒危状态。所有这些,对今天的青藏铁路建设者都是无情的警示。

    为了环保悲剧不在今天青藏铁路建设工地上重演,一系列细致而又明确的环保措施随着青藏铁路的开工下达到了各施工单位。每一个施工工地都制定了《环保日常管理规定》、《环境保护目标》等规章制度,使环保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他们还利用工余时间,积极组织全体参建员工进行环保知识的系统学习,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成为每个施工人员的自觉行为。

    首先,为了不破坏两侧的植被,施工车辆活动范围被减小到了最低限度。工地上,卡车卸下填料后并不掉头,而是沿着来时的车辙缓缓倒行至500米外的采土场,开始下一轮的装运;将施工场地线路占地处的草皮,一块块小心起出,地表草皮移植养护后,再铺回原处,用于桩基周围的植被恢复,较好地保护了的生态环境;宁肯绕远,不在有植被的地方取土;工地产生的废料,全部堆放在指定位置,运往格尔木或拉萨垃圾厂处理;除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为把青铁建成一条绿色长廊,青藏铁路建设部门组织国内外环保科研力量,开展“青藏铁路高寒植被恢复与再造试验”课题研究,总结推广路基边坡、水沟、取土场植草和植被恢复等先进施工法,在海拔4300米以上的不同地段开展植草和植被恢复试验,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路基两边经过移植的草皮与天然植被已浑然一体,显示出勃勃的生机;2003年夏季,国家濒危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迁徙产仔之际,在藏羚羊迁徙路上施工的部门不惜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毅然多次停工并清理施工场地,为藏羚羊让路。

    以上这些举措,反映的是国家决策部门和施工单位对青藏铁路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而在那些具体工作的施工者身上,更是从一点一滴做起,有关救助野生动物、为环保献计献策、从家乡带来草种和黄土,为美化环境不遗余力的事迹在各个工段都层出不穷。在这些平凡的铁路建设者身上所体现出的环保意识更是难能可贵,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

    民族文化的交融是历史的进步

    对于青藏铁路修进西藏,人们在叫好的同时,也不免担忧将来去西藏的其他民族的人多了,现代化的东西多了,会不会对西藏的传统文化造成冲击。有这种担忧的人,大多是热爱西藏、热爱西藏文化的人,但也不可否认,这种忧虑中多少还存在一些误区。

    藏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是那样地令人眩目,令人为之惊叹,以至今天,人们在谈论西藏、想往那片高天厚土的时候,脑海里所浮现的首先是一个个人文场景。

    优秀的文化从来都是开放的,也不会惧怕外来文化的碰撞,在相互交汇的过程中,它会吸取有益的成份,使自己变得更富有魅力。文化的交汇只是一个过程,而不可能成为一个结果。正是改革开放,西藏打开了封闭的大门,使西藏文化为更广泛的人群所了解并喜爱,今后青藏铁路通车,对于更好地传扬藏族优秀文化、丰富藏族文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在亘古不变的荒原,一条代表人类当今发展水平、充满现代色彩的钢铁长路横亘其上,不管它怎么样尽可能缩小身形,怎么样精心地把自己装扮得如同原初生长在这块土地上一样,但它毕竟是一条钢铁的巨龙,承载的是和这片土地截然不同的另类气息,如何使其相互调和,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入探讨的课题。此外,修建青藏铁路时的环保应该说做得是不错的,但铁路通车之后,如何使铁路的存在对高原原始风貌的扰动减少到最小,使野生动物如何适应这条它们从未见过的铁路,对各站点上上下下的人员如何管理,对各式各样的旅游怎么样规范等,都是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说,从现在看来,青藏线的开通对生态的影响不大。从国家决心修筑青藏铁路,就思考环保问题,考虑了规划、建设、管理上如何保护生态。在青藏线的路线设计上,采取“绕路拐弯”方法,尽可能不破坏环境,使原始的森林、草场、湿地都得以保护。他说,至于下一步运营,也已经考虑采取一系列符合实际的保护措施。

    希望青藏铁路在今后漫长的运营过程中,把环保工作依然当作首要任务做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