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红色警报:全球40%物种濒危
作者:唐逸  文章来源:北京科技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28 20:28:24  文章录入:liyi  责任编辑:ahaoxie


  北极熊、河马、鲨鱼榜上有名

  日前,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出了“红色警报”。全球目前有1.6万多种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些要灭绝的动植物为:全世界三分之一两栖动物、四分之一针叶树和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较之于2004年被列入“红色名单”的濒危物种1.55万种相比,濒危物种数量还是在上升,而且还首次出现了北极熊、河马、鲨鱼和多种淡水鱼在内的先前较常见的动物。

  常见的陆地动物北极熊首登“红色名单”

  作为“北极霸主”的北极熊是依靠海洋生存的。冬天,大多数时候它都漂流的大块浮冰上,等待猎物露头换气时,乘机将其咬住,然后将猎物从几米深的冰洞里拖出来,饱餐一顿。因为在北极中心地区的冰盖下,有大量的海象和海豹在繁衍生息,而它们那肥胖的躯体是北极熊最好的食物。一旦冰雪融化,它们的“打猎期”也随之结束,从春天到夏末一直靠体内储存的脂肪生存。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指出,但现在,随着极地气候的变暖,北极结冰的时间越来越晚。在过去50年里,北极冰层已经消失了40%,没有足够的冰,北极熊被困在了陆地上。这对它们意味着饥荒。虽然北极熊能在水里游数公里,但在游泳途中即使有海豹凑到身边,它们也绝不动心。因为在水里,它们绝不是海豹的对手,而且如果没有浮冰,游泳距离过长,它们很可能会淹死。更有甚者,科学家在北极解剖北极熊时,居然发现北极熊的胃里含有残留农药。

  河马数量下滑最厉害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指出,如果任由现在的状况发展下去,预计北极熊的数量还将减少30%。这还不是最严峻的形势,很多物种的种群数量的下滑速度看得人触目惊心,比如非洲的河马。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调查数据揭示,刚果(金)河马的数量已经锐减了95%。从来没出现在“红色名单”上的河马,今年被列为“易危”。1994年,在刚果(金)尚有3万只河马在野外自由生活。但目前在刚果(金)境内,只有887只河马了。这里曾是最大的河马种群的栖息地,但是由于士兵、民兵、狩猎者无节制的乱捕滥杀,河马肉被当作裹腹的食物,被拔下来的河马牙则成了非法象牙贸易的一部分。“非洲一些国家发生的冲突和政治动荡使当地居民处境艰难,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同样具有破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席科学家杰弗里·麦克尼利说。

  我们知道,任何物种都处于紧密连接的生物链条中,“河马打了喷嚏,鱼却得了感冒”,动物专家们这样比喻,而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比喻却不幸言中了。调查显示,河马数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当地爱德华湖的鱼类减少,因为河马粪是该湖内鱼类的重要养料来源。人类的活动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破坏是直接导致生态恶化的结果,同时也极有可能引起当地的经济危机。

  人类节节逼杀,鲨鱼愧当“海中霸主”

  “海中霸主”鲨鱼被生取鱼翅,伊氏石斑鱼在劫难逃,海洋生物消失的速度触目惊心,陆生动物并非是惟一不断减少的物种。在海生动物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仔细评估了共547种鲨鱼和鳐鱼,发现其中20%的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原因可能是捕捞过度。

  众所周知,东南亚人有食用鲨鱼翅的饮食习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调查人员揭示,由于鲨鱼肉的价格相对低廉,许多国家的渔船在捕到鲨鱼后,因为考虑到船舱的容量有限,捕鲨者最可能采取的行为就是活取鲨鱼鱼鳍,然后再把光光的鱼身丢回海里。鲨鱼是靠鱼鳍才能游动的,一旦失去掌握动力、方向和平衡的鱼鳍,便会沉没海里,或者等待血液流尽或者被饿死。

  作为海洋世界的最高掠食者,鲨鱼的成长周期很长,一般9-12岁才性成熟。大部分鲨鱼的怀孕期长达20个月,排卵或产仔数目有限,多数只有数十条。因此鲨鱼的生育速度远远赶不上被捕杀的速度。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专家警告,如果这种肆意杀戮再得不到有效制止,“海中霸主”的威猛将只能通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来回味。同样,一旦鲨鱼这个海洋生物链中最高端的一环被截去,不难想象,将有成百上千种海洋生物面临灭顶之灾。

  -文/本报记者 唐逸

  越洋对话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阻止物种灭绝是全人类的事

  在看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单”后,记者采访了在瑞士总部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CAROLIN女士。

  北京科技报:你能确保所有的统计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吗?

  CAROLIN: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下,现在有78个国家会员,112个政府机构会员,735个非政府机构会员和35个准会员。所有的调查数据由这些会员提供。再由我们综合统计。所以,我们觉得这些数据是权威而准确的。再者,我们的工作目的是保护所有物种和潜在的再生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希望能保持生物多样性,在数据上没必要造假。

  北京科技报:我仔细分析后发现,和2004年的报告相比,“红色名单”中濒危物种数量还是增加了近500多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CAROLIN:对于濒危物种数量的增加,我感到很痛心,也很无奈。有些国家因为贫困、战乱等原因,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还是不够重视。但我想说的是,阻止物种的灭绝已不单单是哪个人、哪个国家的事了,它是整个人类的事。只有通过宣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保护力度才能遏止濒危物种的灭绝,实现人类、生态的和平共生。

  链接

  濒危物种挽回并不是没有可能

  “红色名单”虽警报频频,但稍稍使人聊以自慰的是,某些物种还“逆流”而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特别指出,由于保护措施有力,印度秃鹰的数量已有所上升,科学家建立了人工喂养种群,为放归野外做好了准备。

  另一个好消息则来自欧洲白尾海雕,由于保护力度加大,它已经从“近危”变成了“无危”。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的粉红鸽子也是在积极的保护措施之下,由“极度濒危”变成了“濒危”。毛里求斯野生生物基金会报告说,为了避免这种鸽子灭绝,当地政府启动了一个保护计划。到今年,用人工养育的办法,已有350只粉红鸽子在野外自由生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阿希姆·施泰纳说:“生物多样性损失正在增加,而不是放慢。这种趋势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和恢复能力,以及数十亿依赖生态系统生活的人类影响是巨大而可怕的。但只要人们有足够的重视,挽回并不是没有可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