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新型城镇化:如何“以人为核心”
作者:李慧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27 16:52:0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2、从“摊大饼”到“城市病”: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现状———

  目前,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然而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却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2000-2011年,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76.4%,高于同期城镇人口50.5%的增长速度。

  记者: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大城市病”、城市“千城一面”等矛盾和问题,其症结在哪里?

  伍江:城镇化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城镇化是不完全、不充分的城镇化,更多地表现为城市规模的扩张,“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的城镇化。虽然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涌入非农业生产,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真正转化为市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给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带来很大压力,我们的产业结构依然处于一种低水平、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中。

  林坚:传统城镇化产生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处在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多种进程叠加时期,“人”“地”“产”的匹配不协调、不平衡。当下城镇化进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其他国家也曾出现过,工业革命后期的英国就出现过“城市病”。资本在城镇化进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参与城镇化的一部分人反而没有充分分享到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毛其智:过去我们一直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空间布局安排割裂开考虑,各种规划相对独立,土地有土地的规划、城建有城建的规划,相互独立。这就导致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而这次《规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和空间布局结合起来,推动有条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这一努力值得赞赏。同时,《规划》敢于直面城镇化中的矛盾和困难,把几种主要矛盾和问题集合在一起整体考虑,较好地把握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脉络。

  3、从“智慧”到“人文”: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探索———

  3月10日,住建部评选的第三批“绿色生态城区示范项目”正式公布,作为北京市首个低碳生态城示范项目,“长辛店生态城”获此殊荣。长辛店生态城规划将生态理念融入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的全过程,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社区成为各方面共识。如今,长辛店生态城的绿化率超过50%,生活垃圾100%分类,二氧化碳排放比常规社区至少减少50%。

  记者:今后,我们应如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让城镇更加宜业宜居?

  毛其智:“以人为核心”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城镇化不是大拆大建,也不是“面子工程”,推进城镇化的效果应该体现在让老百姓获得更幸福、更高质量的生活上。城镇化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棚户区。要破解我国“城市病”,就要注重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并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城镇化之路。

  林坚:“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应树立的目标和理念在于“城镇化让生活更美好”。基于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制度国情,新型城镇化就是在资源环境等条件约束下,最大程度满足人民衣食住行、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创造适应不同阶层群体需求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发展机会。

  伍江:要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加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农业转移人口真正享受到城市生活福利,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其次,要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城乡一体的土地管理制度;第三,城镇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应更多关注人本身的需求,从建筑设计到公用设施建设都要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为核心;第四,城镇化不能以毁灭人类文明为代价,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文化传承和文化保护,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住文化记忆,在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中着力铸造城镇之魂。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