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某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共分四个阶段进行,96年7月至98年4月做污水处理厂前期可研及污水管网、厂区设计工作,98年5月至2001年7月厂区工程及外围26.412km管网工程建设;2001年9月至2003年1月一期完善生化处理工程,2004年10月后,建设完善支管网及新区管网工程,整体工程投资额1.9亿元人民币,服务范围是巢湖市新老城区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规模60000m3/d。
2、工艺及试运行情况
2.1工艺流程图 污水处理厂采用除磷脱氮氧化沟处理工艺,其工艺流程如图1:

2.2 工艺设计参数 污水处理厂有关设计参数如表1:
表1、设计参数
参数名称 |
设计值 |
参数名称 |
设计值 |
CODcr |
250mg/l |
氧化沟中MLSS |
4000mg/l |
BOD5 |
150mg/l |
氧化沟中污泥负荷 |
0.067 |
TN |
30mg/l |
污泥龄 |
17.5d |
TP |
3mg/l |
氧化沟中水力停留时间 |
13.4h |
SS |
150 mg/l |
污泥回流比 |
100% |
处理规模 |
60000m3/d |
污泥产率 |
0.85kg/kgBOD5 |
进水平均流量 |
2500m3/h |
厌氧时间 |
2h |
氧化沟DO |
2—3mg/l |
厌氧池DO |
<0.2mg/l |
2.3 试运行简介 污水处理厂由于运行经费原因,一直到2003年9月才正式试运行,从试运行出水水质来看,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好于设计值,达到GB8978--96一级标准要求,如表2:
表2. 进、出水水质
出水参数 |
设计值 |
实际值 |
进水参数 |
实际值 |
BOD5 |
20mg/l |
5—8 mg/l |
BOD5 |
40—60 mg/l |
CODcr |
60 mg/l |
10.6—15 mg/l |
CODcr |
70—100 mg/l |
TP |
0.5 mg/l |
0.5mg/l |
TP |
2.5—3.6 mg/l |
TN |
15 mg/l |
10—13.5 mg/l |
TN |
25—30 mg/l |
SS |
20 mg/l |
10—12 mg/l |
SS |
100—150 mg/l |
但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给污水处理厂运行带来许多不便,现简述如下: (1)水量不足,水质偏低 试运行初期,进水量不足20000m3/d,几乎不能保证一条沟运行所需水量,更麻烦的是进水水质太低(见表2)很难培养出活性污泥。 (2)碳磷比、碳氮比偏低 从表2可知,BOD5/N约为2,BOD5/P约为16.5,远小于设计值5和50时,也小于理论极限值4和33,因此给除磷脱氮,特别是除磷造成麻烦; (3)转碟曝气过强,推流效果不好 由于进水水质偏低,按原设计启动转碟,则氧化沟中曝气过强,造成活性污泥微生物瘦弱,不易沉淀,出水SS偏高; (4)进水流量偏大,水力停留时间过短 进水水泵单台流量是2100m3/h,超过设计值1250 m3/h,造成污水在厌氧池及氧化沟中停留时间过短,不利于除磷和活性污泥的生长和积累; (5)圆形涡式沉砂池除砂效果不好;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采取以下措施,以尽量满足污水厂生产所需条件: (1)给原恒流进水水泵加装变频器,调节水泵流速,进水流量调为1000m3/h,提高污水在生化池中停留时间; (2)暂停3台转碟,代之以3台水下推流器,可以降低曝气量,也可维持污水一定流速,避免微生物内源呼吸和污泥沉淀的产生; (3)对沉砂池运行进行调整,由原来两沉砂池每半小时间隔对开改为一沉砂池运行,运行时间是每两小时运行10min,减少进水BOD5损失,提高进水BOD5值.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