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垂直分布规律 山体的植被垂直带,是反映山体所处的一定纬度和饿一定经度的水平地带性的特征,植被垂直地带性是从属于水平地带性的特征,在水平地带性和饿垂直地带性的相互关系中,水平地带性是基础,它决定着山地垂直地带的系统。 1.某一山体植被垂直带分布,与山体所处的纬度开始到极地为止的水平植被带分布顺序相对应。 例如,黄山位于中亚热带地区,其山体植被垂直带的变化,与山体所处纬度开始自南向北植被的纬度地带性变化规律相对应。黄山植被垂直带谱如下: (1)500~1100米 常绿阔叶林 (6)﹤800米 马尾松林 (2)900~1250米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7)﹥800米 台湾松林 (3)1200~1500米 落叶阔叶林 (4)1400~1750米 山地矮林和山地灌丛 (5)1600~1840米 山地草甸 2.体现经度地带性的山体垂直带的组成情况,还与该经度地带所处的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经度起点的植被垂直带,向上首先变为同纬度的海洋性植被(即近海洋处同高度的植被类型),而后,随着海拔的升高,出现与纬度地带性相应的植被带。 如高山是处于热带的荒漠地区,则山麓平地的地带性的植被类型为干荒漠,随着山地的上升,依次的理想分布为干草原(或稀树草原)→疏林灌丛→常绿阔叶林→夏绿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地→高山冻原→冰雪带。 如天山北坡山地的植被垂直分布大致如下: (1)500~1000米 荒漠带 (2)1000~1700米 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带 (3)1700~2700米 山地针叶林带 (4)2700~3000米 亚高山草甸带 (5)3000~3800米 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被和终年冰雪带。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