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河北湿地40年减少九成多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燕赵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3 8:28:5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标本 衡水湖:一个“人工湿地”标本 9月3日,衡水湖湿地中惟一的村庄———顺民庄,50岁的孙家爱刚刚卖鱼回来。1978年衡水湖蓄水,他从自家地里洗脚上田后,又下水行船,完成了农民到渔民的身份转变,至今将近30个年头了。 从自然洼地成为水库 其实,孙家爱赶上的,只是衡水湖修水库的阶段。在1958年之前,人们的防洪除涝工程只是引水和排水,这个被称为“千顷洼”的洼地,基本处于自然状态。 从1958年开始,因农业灌溉需要,政府当时准备利用这块洼地建水库,洼里的村庄迁到外边。始料不及的是,水库落成后,没有配套提水设备,未能实现灌溉目的,而高水位的蓄水加剧了水库周围土地盐碱化。1962年,水库开始放水,有些村民又迁回原址进行农耕。 这样,从1958年到1978年,衡水湖区多次蓄水、放水、再蓄水、再放水……1985年,随着各项水利配套工程的完工,衡水湖年年都能蓄上水,衡水湖作为水库终于稳定下来。像孙家爱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洼里的农民们,也彻底告别了熟悉的土地,开始了捕鱼生活。 从水库成为人工湿地 说衡水湖湿地是人工湿地,一点都不为过,调水、保护、改造、规划……衡水人不遗余力地维系着这片水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衡水湖属于海河水系,水源来自太行山,经过衡水湖后注入子牙河,再进入海河。由于多旱,再加上上游修建的十几座水库,衡水湖水源开始严重不足。衡水湖地处河北平原内陆干旱地区,所处的水环境基本上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这样恶劣的水环境,衡水湖如何保证新鲜水源呢?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新霞介绍说,“衡水湖水源严重不足,只有跨水系调水。1994年,衡水发电厂开始建设,因冷却用水需要给衡水湖调水提供了资金保障,衡水各部门也努力运作,使这块人工湿地始终保持着水平衡。” 记者了解到,从1994年开始,衡水湖一直从黄河调水,可是黄河的用水量已超过了极限。2005年,持续10年之久的“引黄入衡”工程戛然而止,衡水湖面临水源不足的尴尬境地,为此水利部门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成功从岳城水库调水。 那么衡水湖又如何完成水库到湿地这一嬗变的?王新霞说,“标志性事件是2000年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成立,衡水湖湿地开始作为一种生态系统被保护起来,湿地的水环境、鸟环境、动植物环境等湿地风貌逐渐发育,衡水湖也成为了华北重要湿地之一。” 目前,衡水湖湿地内有植物370种,昆虫194种,鱼类26种,两栖爬行类17种,鸟类296种,兽类17种,浮游植物201种,浮游动物174种,底栖动物23种。如此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在平原地区是很罕见的。衡水湖也开始完成由水库到湿地的角色转换。 “空气好,鸟儿多。”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好多人都这样回答。 河北重要湿地 目前我省的重要湿地有白洋淀湿地、衡水湖湿地、沧州南大港沼泽湿地、滦河口湿地、昌黎黄金海岸湿地、北戴河沿海湿地、安固里淖内陆湖盆湿地、滦河源湿地、官厅水库湿地、安固里淖湿地、塞罕坝湿地、石臼坨月坨湿地、石家庄小壁林场湿地、平山县冶河湿地、赤城云州水库湿地、蔚县壶流河水库湿地、宣化洋河滩湿地、沽源滦河源上游湿地。其中,黄壁庄、白洋淀、文安洼、南大港、南堡、滦河河口、北戴河7处湿地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目录》。衡水湖、南大港、白洋淀三处湿地已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建为湿地类型或湿地与鸟类类型省级自然保护区,另有海兴沿海、北戴河、安固里淖等重要湿地拟规划建为保护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