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结论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几个结论: 1.在常熟河湖相沉积物发育水稻土和鹰潭第四纪红壤发育水稻土中施用污泥可以明显增加醋酸铵交换态、醋酸溶态和EDTA络合态的铜、锌、镉含量;金属增加量与污泥施用量有很好的相关性,3种形态的金属含量在各施用量之间差异显著,但各形态金属含量的增加率随土壤种类而异。 2.总体上,红壤性水稻土中醋酸铵提取的交换态和醋酸提取的弱酸溶态金属含量较河湖相水稻土增加明显。在污泥施用量相同时,红壤中有效态金属含量的增加率高。 3.污泥本身铅含量不高,施污泥不增加浸提态铅含量。污泥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降低了其醋酸提取态含量,但对醋酸铵交换态和EDTA络合态铅无明显影响。
致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周立祥教授为本研究提供了污泥样品,在此深表谢意
乔显亮(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 骆永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 吴胜春(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
参 考 文 献
1,周立祥等.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研究.生态学报,1999,19(2):185~193 2,林春野等.污泥农用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农业环境保护,1994,13(1):23~25,33 3,陈怀满等.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重金属污染.科学出版社,1996,10~11 4,丁维新.土壤和污泥中微量元素形态的分级研究法.国外农业环境保护,1989,(4):22~24 5,Quevauviller, et al., Mikrochimica Acta 120, 1995, 289~300 6,Ure, A.m., Quevauviller, Ph., Muntau, H. and Griepink, b..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 Information Chemical Analysis Report EUR14763 EN,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Brusselas, 1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