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学术交流 >> 学术论文 >> 实验性论文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区域污染物总量计算实证研究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区域污染物总量计算实证研究
作者:陈  鹏  …    文章来源:上海环境科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5-10

摘要  以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将容量总量控制和“浓度达标”排放相结合,采用宏观控制AP值法计算气态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合理地分配到源。结果表明: 2005年、2010年、2020年开发区内烟尘和SO2的允许排放总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将分别增加31%27%22% 高架源允许排放总量约是低架源的3倍。依据303540455055100m等烟囱高度处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考虑到开发区内冬季采暖期烟尘浓度严重超标的状况,建议最好将各企业的烟囱高度控制在50m左右。

    关键词气态污染物  总量控制  AP值法  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春

 

1 概述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影响的形式,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普遍关注,因此对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区域环评的实例更少。总量控制作为区域环评的重要组成部分,确有研究的必要。

所谓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在污染严重、污染源集中的区域或重点保护的区域范围内,通过有效的措施,把排入这一区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使其达到预定环境目标的一种控制手段。总量控制既是实现环保目标的切实保证,也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的客观基础[1]

目前,总量控制大体上可分为3种类型:(1) 容量总量控制,即把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受纳环境具体功能所对应的环境标准范围内。容量总量控制的“总量”系受纳环境中的污染物不超过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排放限额。其特点是将污染物的控制水平与环境质量直接联系。所以,它是较为科学的总量控制。(2) 目标总量控制,即把允许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范围内。目标总量控制的“总量”指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不超过管理上认为规定能达到的允许限额。目标总量控制是根据环境目标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削减的控制,是根据污染现状及环境规划所制定的,所以它是较为实用的、初级阶段的总量控制。(3) 行业总量控制,即从行业生产工艺着手,通过控制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的投入种类与数量来预防污染物的产生,使排放的污染物总量限制在管理目标所规定的限额之内。行业总量控制是基于清洁生产的发展水平[2]

 

2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气污染物总量计算方法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集中多种工业门类的开发区,面积为49.32km2。由于开发区是长春市的1个区域,不能忽略周围地区对它的影响,所以将长春市面积作为总控区面积,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其中的1个子区。

    由于长春市环保局制定的长春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仅对长春市3个开发区(净月、高新、经济)下达了总的污染物控制指标值,而没有对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单独分解下达明确的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值,这就给总量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将容量总量控制和“浓度达标”排放相结合,采用宏观控制A-P值法计算气态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合理地分配到源。

2.1 总控区子区污染源调查

    根据GB/T13201-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有关条款规定,将总控区内污染源先分为点源(几何高度H≥30m的排气筒)和面源(几何高度H<30m的排气筒),再细分为高架点源(几何高度H≥100m的排气筒)和中架点源(几何高度30m<H<100m的排气筒)。

根据上述污染源划分原则,进行总控区内污染源调查,并对各类点源计算出排气筒有效高度He(见表1)。

 

1  点源调查统计

点源类型 

排气筒高度(m)

平均有效高度(m) 

子区点源数(个)

中架点源

30

35

40

45

50

55

42

49

56

63

70

77

4

3

3

1

1

2

高架点源

100

120

160

140

168

224

1

1

2

 

2.2 总量控制区点源允许排放总量计算方法

“十五”期间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为3项:烟尘、SO2和工业粉尘。由于开发区内工业粉尘的排放量很小,所以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只考虑烟尘和SO2


采用地理区域性总量控制系数A值法进行计算,计算模式如下:

式中,Qasi——开发区子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万t/年);

 Asi——开发区子区污染物排放控制系数[万t/(年·km2)];

    S、Si——总控区及子区面积(km2),S =143.03km2, Si=49.32km2  

  A——地理区域性总量控制系数,A=5.6;

 Csi——第i个子区空气质量标准,取烟囱排放污染物的最大浓度。

    由于2005年、2010年、2020年没有现成的标准可循,因此可在2000年Csi的基础上,根据工业产值、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以及除尘和脱硫效率的变化来确定系数,从而得到2005年、2010年、2020年的TSP和SO2 Csi(见表2)。

这里TSP是包括扬尘的排放总量,而对于烟尘的排放总量应是扣除扬尘的量。采暖期(150d)的年平均风速为4.3m/s,扬尘百分数为50%;非采暖期(200d)的年平均风速为4.1m/s,扬尘百分数为75%。由组合赋权法可求得年扬尘百分数为64%

 

2  污染物的最大排放浓度 (mg/m3)

年份

TSP

 

SO2

Csi

系数

 

Csi

系数

2000

0.200

 

 

0.0600

 

2005

0.262

1.31

 

0.0786

1.31

2010

0.254

1.27

 

0.0762

1.27

2020年

0.244

1.22

 

0.0732

1.22

 

2.3 面源允许排放总量计算方法


按面源分担率计算面源允许排放量,计算模式如下:

式中,Qbs——子区污染物面源允许排放量(万t/年);

      Qas——子区污染物总允许排放量(万t/年);

      ——面源允许排放量分担率, =0.25。

3 结果与讨论

3.1 计算结果

将各参数代入上面的公式,得到开发区内点源和面源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见表3)、总控区中架点源与高架点源允许排放量(见表4)、各排气筒高度下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见表5)。

 

3  点源和面源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万t/年)

年份

烟尘

 

SO2

点源

面源

 

点源

面源

2000              1.663             0.416                1.386           0.347 

2005              2.178             0.545                1.815           0.454

2010              2.112             0.528                1.760           0.440

2020            2.029            0.507                1.690           0.423

 

4  中架点源与高架点源允许排放量(万t/s)

年份

烟尘

 

SO2

中架点源

高架点源

 

中架点源

高架点源

2000               0.265           0.742                 0.221          0.618

2005               0.347           0.972                 0.289          0.810

2010               0.336           0.942                 0.280          0.785

2020               0.323           0.905                 0.269          0.754

 

5  各排气筒高度下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t/年)

排气筒高度(m)

年份

    2000

   2005

   2010

   2020

 

30

烟尘

133.51

174.90

169.56

162.88

SO2

111.26

145.75

140.30

135.74

35

烟尘

181.72

238.06

230.79

221.70

SO2

151.44

198.38

192.32

184.75

40

烟尘

237.35

310.93

301.43

289.57

SO2

197.79

259.11

251.20

241.31

45

烟尘

300.40

393.52

381.51

366.49

SO2

250.33

327.94

317.92

305.41

50

烟尘

370.86

485.83

470.90

452.45

SO2

309.05

404.86

392.50

377.04

55

烟尘

448.74

587.86

569.91

547.47

SO2

373.95

489.88

474.92

456.92

100

烟尘

1483.45

1942.32

1883.99

1809.81

SO2

1236.21

1619.44

1569.99

1508.18

120

烟尘

2136.17

2798.39

2712.94

2606.94

SO2

1780.14

2331.99

2260.78

2171.78

160

烟尘

3797.64

4974.97

4823.00

4633.12

SO2

3164.70

4145.76

4019.17

3860.93

 

3.2 结果分析

3.2.1 点源和面源允许排放总量

    2005年、2010年、2020年烟尘和SO2的点源和面源允许排放总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将分别增加约31%27%22%,点源允许排放量约是面源的3倍。20002005年,由于工业产值的快速增长以及技术方面的限制,污染物的总量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控制,所以呈递增的趋势。20052020年,科技进步使得除尘和脱硫效率提高幅度较大,同时能源消耗弹性系数降低,因此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呈下降的趋势。宏观控制A-P值法的应用,做到了容量总量控制和“浓度达标”排放的结合,既考虑了环境空气承载力的状况,又顾及到开发区的总体发展规划,此方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较好。

3.2.2 源排放总量

由表4可知,高架点源的排放总量约是中架点源的3倍。

由表5可知,随着烟囱高度的增加,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总量也跟着增加。当烟囱高度由30m增加到120m时,允许排放总量增加约16倍。开发区2001年冬季采暖期的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显示,区内烟尘超标率平均达75%,环境质量指数平均值为1.281,超过二级标准0.281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各企业的烟囱高度调整到50m左右,空气质量基本上能达到二级标准。

 

4 结论

4.1 2005年、2010年、2020年开发区内烟尘和SO2的允许排放总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将分别增加31%27%22%

4.2 高架点源允许排放总量约是低架点源的3倍。考虑到开发区内冬季采暖期烟尘浓度严重超标的状况,建议最好将各企业的烟囱高度控制在50m左右。

 

5 参考文献

1  张坤民.何时缚住苍龙.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9.

2  陆雍森.环境评价.第二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573~574.

 

    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项目,编号2002-9。

 

    第一作者陈鹏,女,1976年3月出生,200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硕士。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没有相关文章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