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 柏——从事环境化学研究
一、简 介
李芳柏,研究员,环境化学专业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所长。第十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污染控制化学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奖” 获得者,并获“特别提名”作为向中国科协推荐的“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研究方向为:污染控制化学。2003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环保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近五年内主持国家基金3项,广东省重点基金2项,广东省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攻关项目4项。共发表论文76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32篇,被EI收录论文18篇,近两年内论文SCI他引200多次。获得相关专利3项。(联系方式:86-20-87024721;cefbli@soil.gd.cn)
二、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1986-1990,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学学士。
1993-1996,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理学硕士,导师吴启堂教授。
1996-1999,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导师古国榜教授。
2002.09-2004.09,香港理工大学土木系,博士后。
1996.07至今,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三、研究方向:污染控制化学
研究方向为:污染控制化学。围绕华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与生态安全问题,研究典型污染物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环境效应;典型污染物去除的生物转化与非生物转化过程;实现生态系统中多组分、多介质、多界面体系污染的有效控制。
重点研究华南地区地表铁锰氧化物/水界面典型污染物的光化学氧化、暗态还原转化过程;铁氧化物、硅氧化物、钛氧化物环境材料开发及其应用技术。
四、研究团队主持的主要项目
1) 国家基金项目(20577007)“红壤铁锰氧化物水界面有机氯的非生物转化机理”,2006-2008。
2) 国家基金项目(20377011)“典型有机污染农业土壤的铁氧化物光催化修复机理”,2004-2006。
3) 国家基金项目(20203007)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20111)“可见光敏化的钛硅纳米粒子在果蔬上的抑菌杀菌机理”,2003.01-2004.12。
4)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5B33302007)“有机肥料典型抗生素类污染物及其环境风险控制技术”,2006-2007。
5)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5B10301001)“二氧化钛锐钛矿溶胶中试及其应用关键技术”,2006-2007。
6) 广东省基金项目“卤代有机物污染土壤的零价铁还原修复机理”,2005-2006。
7)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可还原性物质污染土壤的零价铁还原修复技术”,2005-2006。
8) 广东省重点基金项目(036533)“典型有机污染农业土壤的铁氧化物光催化修复机理”,2004-2006。
9) 广东省重点攻关项目(2003B31401)“典型有机污染农业土壤的光化学-生物联合修复工艺”,2004-2006。
10) 广东省基金“纳米硅制剂提高禾本科植物抗重金属毒害的作用机制”,2004- 2006。
11) 国家环保总局项目“广东省典型地区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2003-2006.
五、申请的专利
1、 李芳柏、刘同旭。一种可见光敏化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溶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410077615
2、 李芳柏。具有可见光活性的光催化杀菌农药及其用途,申请号:02114732
3、 李芳柏、侯梅芳。一种具有光催化组件的室内空气净化器,专利号:01258706.0。
4、 李芳柏、黄志尧、万洪富、王卫红。一种有机废水的光催化氧化工艺与装置,专利号:99124671.3。
5、 刘鸿、李芳柏、曾锋。镧系稀土离子掺杂TiO2球形光催化剂的制备,申请号:20030112184.2
六、主要代表性论文
1) F. B. Li, X. Z. Li, M. F. Hou, K. W. Cheah, W. C. H. Choy.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Ce3+-TiO2 for 2-mercaptobenzothiazole degradation in aqueous suspension for odor control. Appl. Catal. A: Gen. 2005, 285, 181-189.
2) F. B. Li, X. Z. Li and M. F. Hou.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2-mercaptobenzothiazole in aqueous La3+–TiO2 suspension for odor control, Appl. Catal. B: Environ. 2004, 48, 185-194.
3) F. B. Li, X. Z. Li C. H. Ao, M. F. Hou, S. C. Lee. Photo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 using TiO2-NH3 Catalysts in Ambient Air Environment. Appl. Catal. B: Environ. 2004. 54, 275-283.
4) F. B. Li, X. Z. Li C. H. Ao, S. C. Lee, M. F. Hou.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VOCs Using Ln-TiO2 Catalysts for Indoor Air Purification. Chemosphere, 2005, 59, 787-800.
5) Li F.B. and Li X.Z.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gold/gold ion-modified titanium dioxid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ppl. Catal. A., 2002, 228(1-2), 15-27.
6) Li F.B and Li X.Z. The enhancement of photodegradation efficiency using Pt-TiO2 catalyst, Chemosphere,2002, 48 (10): 1103-1111.
7) X. Z. Li, F. B. Li. Study of Au/Au3+-TiO2 Photo-catalysts Toward Visible Photo-Oxidation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Environt. Sci. & Technol. 2001, 35, 2381-2387.
8) X. Z. Li, F. B. Li, C.L.Yang and W.K.G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WOX-TiO2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J. Photochem. & Photobio. A: Chem. 2001, 141 (2-3), 209-217.
9) X. Z. Li, F. B. Li, C. M. Fan and Y. P. Sun. Photo-electr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humic acid in aqueous solution using a Ti/TiO2 photo-electrode. Water Research. 2002, 36 (9): 221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