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应用 >> 景观生态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从武汉大学校园改造谈高校校园环境特色建设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从武汉大学校园改造谈高校校园环境特色建设
作者:黄德明    文章来源:《中国园林》2001年第6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24
   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经济”浪潮,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应对措施。在我国高校领域内,近年落实“211工程”的基础上,1998年又提出“为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重要决策。“一流大学”内涵除了一流的师资和学术环境,足够的教学、科研投入,一流的科研、教学成果以外,一流的校园环境建设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体系。具有百余年历史的武汉大学位于湖北武昌,坐落于珞珈山麓、东湖之滨,系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武汉大学自在珞珈山建校起,非常重视校园的环境建设。经过几代师生的努力,现已形成以珞珈山半自然山林为中心绿地;樱园、梅园、桂园、枫园、中心湖等景点为特色的绿化体系。但校园景点特色不够突出,缺乏供师生室外活动的场所及游憩设施等等。为此,学校先后对校园环境及其重要景点进行了环境综合改造,以适应“世界一流大学”环境建设的需要。

    1 景点改造的总原则及指导思想

    1.1突出校园景点文化特色

    “一流大学”校园环境,应该有它鲜明的校园环境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因此在景点环境改造中,充分利用校园内独特的环境特色和文化内含,突出校园景点的文化特色。

    1.2满足学生需要的小环境空间

    高校学生需要校园有个安静的环境,同时也希望有足够的运动场地,课外时锻炼身体。所以在环境改造中,必须提供必要的生活、运动、游憩空间以满足学生的基本要求。

    1.3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

    植物群落是创建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坚持以植物构造景为主,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21世纪生态环境意识在高校校园中的具体体现。

    1.4创造适宜的环境设施

    校园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情绪、工作学习效率和学生的交往沟通。因此在景点环境改造中,应通过各种手段、努力创造适宜的环境设施,满足人本主义的需要。

    2 实例之一:“中心湖”工程改造

    “中心湖”位于校中心区,是校理科区、梅园、樱园、桂园交汇点,水面面积6400m2。景观利用下沉式多区交汇地形,将樱园斋舍雄伟壮观的建筑群倒景在水面。改造前,由于湖区长期未清理、漏水等原因,致使湖水浑浊、发臭,失去倒影的效果。改造后的景区有以下特点:

    2.1突出“中心湖”景观的主题

    在工程的改造设计上,从给排水,湖底污泥处理等方面着手,保持湖水清澈,同时拆除原湖区西南边的宣传栏,将新图书馆建筑倒映在湖区的西南段。这样不仅突出“中心湖”景观的主题,且使“中心湖”主题得到了延伸。

    2.2创造适宜的环境空间

    (1)交往空间“中心湖”湖区四周设漫步小道,湖岸四周设花岗岩护栏、石凳、庭园灯等园林设施,湖岸设二处下沉式亲水台阶,为学生提供宜人化的交往空间。

    (2)游憩空间利用原湖区东岸自然式植物群落,在树林下设石桌、石凳、筑卵石与碎花岗岩相间的小路,创造室外游憩空间。

    (3)运动空间湖区北岸原运动场地周围设台阶条凳,既方便学生观看比赛,又是运动场地的分界线。

    2.3绿化改造

    “中心湖”改造前,周围植物杂乱,我们努力创新,力争植物景观特色分明,树木特点突出。改造后绿化景观由东岸自北岸可分为:

    (1)植物品种保护区保留原树木品种区内的秤锤树、杜仲、榔榆、朴树等古树名木以及多品种植物,在小区内筑小路,种植耐荫的地被植物,以保护原树木的生态环境。

    (2)花卉展示区在西南段筑条形和半圆形组合花坛,向水方向悬空处理,种植一二年生草花,烘托湖区的环境气氛。

    (3)山石、疏林草地区利用西北岸湖内凹地段,用天然花岗石石刻湖的标题。结合自然坡度种植天堂草坪,自然点缀棕榈,达到疏林草地的效果。

    (4)杉林季影保留原北岸高大池杉,将池杉四季的林相美倒映在湖面。

    此外,在湖内不影响倒影的基础上,设二处圆形直径2m的种植池,种植多品种睡莲,体现湖北水乡、水生植物丰富的特色。

    3 实例之二:“梅园”工程改造

    “梅园”是我武汉大学较早形成的集学习、生活、教学多功能一体的综合小区,面积5万余m2。因种植的梅花、蜡梅较多,故取名“梅园”。改造前,“梅园”中梅花、蜡梅特色不突出,缺乏观赏中心,无学生室外活动的场所。改造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3.1确定观赏中心

    利用小区的中心地带,布置组合式观赏花坛。花坛中心种植大型梅花树桩,置刻有“梅”字的珞珈山石,作为标志。花坛四周种植一二年生草花,烘托山石石标、梅桩,突出花坛群为梅园的观赏中心。花坛群周围绿地设置条凳,筑卵石小路,设报栏,为学生提供室外的学习空间。整个观赏中心也是学生课余最佳交往场所。

    3.2提供室外活动空间

    开辟专用的运动场地并保留已建学生俱乐部的场地,为梅园学生提供室外活动空间。

    3.3绿化改造

    主要以调整为主。在保留古树、大树等大乔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段的环境,片植蜡梅、梅花,突出“梅园”文化特征。植物配置上,在乔木下,种植大面积地被植物和小灌木,使植物立面配置丰富多彩。另外,采用自然式、规则式种植梅花、蜡梅,松、竹,利用“岁寒三友”配置等不同种植方式,表现不同的文化内含。

    高等学校是培养青年人成才的场所,高等学校校园环境建设应挖掘特有的校园文化作为创造的主题,创造适宜青年学生活动的室外空间。我们在武汉大学“中心湖”、“梅园”校园景点工程的改造过程中,抓住校园文化内涵和室外活动空间这两个要素,创造具富高校特色的校园环境。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某高校中水工程简介
    翠绿尽染入画来
    浅谈GIS在武汉城市建设方面的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