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概述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生态气候学与生态水文学研究历程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生态气候学与生态水文学研究历程
http://www.eedu.org.cn    作者:ab8877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6

   2000年,世纪之交,我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第二期创新行列,科学研究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生态气候组全体团结一致,誓为生态学研究做出原创性贡献。相继承担了森林流域水文过程尺度转换(国家973),生态系统适应干旱化与调整机制(国家973),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重点基金),森林流域壤中流、蒸散(面上基金),院重大项目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院重要方向项目森林生态系统动力学与可持续管理,森林水文过程及流域水资源调控机理,所创新专题森林生态系统水文气象服务功能等课题并开展了研究工作。2002年8月建立并开始运行我国第一个温带森林涡动相关观测系统,获得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周年以上CO2/H2O/能量通量和微气候数据,通过一段试运行,基本形成了对涡动相关CO2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包括阈值限定、摩擦速度订正、昼夜空缺值插补,通量总量分析等技术过程,在国内首次观测、分析了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阔叶红松林)年度CO2通量,并了解其季节变化。还将该系统应用于森林蒸散研究,改进了模型参数确定方法,改进后模拟精度比Businger法提高72%。通过观测认识了阔叶红松林反射率、透射率、热量平衡各分量、辐射平衡各分量比例的季节变化,同时了解到辐射平衡与总辐射呈线性关系。还发现了真实林带与平面风障的空气动力学差异,提出了真实林带阻力系数模型,并结合以往储备撰写了《农田防护林生态工程学》专著。生态水文方面建立了二道白河森林流域产汇流模型,其模拟精度比以往分别提高3%和2%,改进了森林流域坡地壤中流贮水泄流模型,改进后模型模拟径流总量精度分别比Sloan模型提高32%,比Robinson模型提高20%,模拟峰值流量精度比 Sloan模型高28%,比Robinson模型高15%,反映该成果的文章于2004年7月16日被Hydrological Processes杂志接受,明年4或5月刊出。循国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学科发展的需求,结合学科储备与课题研究工作,撰写了《生态动力学》和《生态控制原理》两本专著,它们系姊妹篇。《生态动力学》主要是认识自然,阐述生态过程动力学机制;《生态控制原理》侧重改造自然,介绍如何调控生态过程,旨在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产力,服务于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将上述两本专著整合并写成英文著作《Ecological Dynamics and Cybernetic Principle》。在国内外首次出版生态动力学与控制原理专著,犹如在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但拓展了生态学理论,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此外,根据研究工作需要,在清原生态站建成一座森林径流实验站和两个不同择伐强度(60%、30%)的坡面径流场。
    除上述研究工作外,还积累了一大批森林碳通量,森林气候与森林微气候、森林水文、生态气候与生态水文观测资料,价值连城。

3 成果与人才
    获奖12项:
        (1) 森林燃烧性及森林火灾预报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院优秀成果奖,1965
        (2) 森林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89
        (3) 以营养动力学为基础的捕食模型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89
        (4) 森林水文功能与模拟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
        (5) 农田防护林学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
        (6)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研究评价 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
        (7) 干旱区造林与水分平衡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
        (8) 农田防护林体系区域防护效益理论及边界层物理特征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5
        (9) 森林水文功能与自然灾害及其非参数统计应用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2
        (10) 波文比在研究森林蒸发散中的作用及其处理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
        (11) 冰雹预报方法 辽宁省科学大会奖,1978
        (12) 具有交互作用项的数量化预报方法—— 对数量化理论Ⅰ的一个补充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
    作为主要参加单位获第三世界农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院部省级奖5项。

    出版专著8部:
        (1) 农田防护林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2) 森林气象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3) 生物种群增长的营养动力学 科学出版社,1991
        (4) 自然灾害非参数统计方法 科学出版社,1999
        (5) 农田防护林生态工程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6) 生态动力学 科学出版社,2001
        (7) 生态控制原理 科学出版社,2003
        (8) Ecological Dynamics and Cybernetic Principle Science Press, 2004
    出版论文集2部:
        1.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及边界层物理特征研究 气象出版社,1992
        2.沿海防护林体系功能及其效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撰写论文近300篇,其中被SCI收录12篇,被收录中有一篇系我所五十年来第一篇SCI 1区收录论文。国内核心期刊180余篇。
    共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3名、硕士14名,其中2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毕业研究生中有3名在国外工作。有在读博士生7名,其中在职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4名。

4 展望
    忆往昔,踌躇满志松柏后凋,
    望未来,任重道远风雨兼程。
    50年来,我所生态气候学和生态水文学研究,迎着风风雨雨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历经四代人的持续努力,终于成为一支被国内外同行公认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对森林植被水文气象服务功能、生态与气候及生态与水文耦合过程与机理、生态动力学机制及其调控、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与响应等方面研究多有建树,为我国森林气象学与森林水文学、生态气候学与生态水文学的崛起与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回首往事,获得一定成功。然而,犹有不足。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
    当今,随着人口剧增,工农业迅猛发展,人类活动强烈地干扰了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退,甚至衰竭。人类倘若再不规范自己的行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走向毁灭。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目共睹的现实。呼吁全人类全社会行动起来,都来保护与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特别是生态学家应尽快找出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为人类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我们要在下述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1) 生态气候学与生态水文学:
        陆地生态系统中能流、物流,诸如森林、农田、草原、城市等生态系统辐射特征、水循环水平衡、C通量、N通量等。
        生态与气候耦合过程及其机理
        生态与水文耦合过程及其机理
        生态过程动力学机制及其调控

    (2) 全球变化:
        气候变化对森林(或农田、草原、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响应
        气候变化对森林(或农田、草原、城市)生态系统水循环水平衡的影响与响应
    (3) 大型工程建设对局地水文气象环境的影响与评价
    (4) 大气化学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生态水文学
    生态水文学简介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