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环境对分解的影响

作者:孙儒泳    文章来源:普通生态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21

  一般说来,温度高、湿度大的地带,其土壤中的分解速率高,而低温和干燥的地带,其分解速率低,因而土壤中易于积累有机物质。图5-26说明由湿热的热带森林经温带森林到寒冷的冻原,其有机物分解率随纬度增高而降低,而有机物的积累过程则随纬度升高而增高的一般趋势。图中也说明由湿热热带森林到干热的热带荒漠,分解率的迅速降低。除温度和湿度条件以外,各类分解生物的相对作用对分解率地带性变化也有重要影响。热带土壤中,除微生物分解外,无脊椎动物也是分解者亚系统的重要成员,其对分解活动的贡献,明显地高于温带和寒带的,并且,起主要作用的是大型土壤动物。相反,在寒温带和冻原土壤中多小型土壤动物,它们对分解过程的贡献甚小,土壤有机物的积累主要决定于低温等理化环境因素。

  在同一气候带内局部地方分解率也有区别,它可能决定于该地的土壤类型和待分解资源的特点。例如,在婆罗洲的热带石楠林,其分解率较热带雨林低得多,土壤有机物质积累量低到北方针叶林,甚至冻原的水平。据分析,其原因是残落物中营养物质含量很低,木质素很高,并且影响微生物活动的单宁含量也很高;虽然气候条件有利于促进分解,但其分解速率仍很低。又如受水浸泡的沼泽土壤,由于水饱和和缺氧,抑制微生物活动,分解速率极低,有机物质积累量很大,这是沼泽土可供开发为有机肥料和生物能源的原因。

  一个表示生态系统分解特征的有用指标是:

k=IX

  其中,k=分解指数,I=死有机物输入年总量,X为系统中死有机物质总量(现存量)。因为要分开土壤中活根和死根很不容易,所以可以用地面残落物输入量(IL)与地面枯枝落叶现存量(XL)之比来计算k值。例如,湿热的热带雨林,k值往往大于1,这是因为年分解量高于输入量。温带草地的k值高于温带落叶林,甚至与热带雨林接近,这是因为禾本草类的枯枝落叶,其木质素含量和酚的含量都较落叶林的低,所以分解率高。

  Whittaker1975)等曾对6类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进行比较(表5-12),大致能反映上述地带性规律。每年输入的枯枝落叶量要达到95%(相当于3k值)的分解,在冻原需要100年,北方针叶林为14年,温带落叶林4年,温带草地2年,而热带雨林仅需半年。热带雨林虽然年枯枝落叶量高达30吨/公顷·年,但由于分解快,其现存量有限;相反,冻原的枯叶年产量仅为1.5吨/公顷·年,但其现存量则高达44吨/公顷。

  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相当于高山冻原,近年研究表明其分解率很低:①微生物分解者种群高峰出现在6月中~9月,10月后就迅速减少;②反映分解速率的CO2释放量或土壤呼吸率,5月中甚低(0.962.67CO2/米2·24小时,下同),高峰期为7月中~8月末(4.647.31),8月后就明显降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海豚尾巴是其高速游泳"发动机"
         据国外媒体报道,1936年科学家就发现发现海豚游泳速度高…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