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气候变化 >> 正文 | ![]() ![]() |
|
|||||
| |||||
全球变暖导致“蟹占鱼巢”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陈丹 文章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10 | |||||
科学家近日表示,全球变暖已经导致部分水域中的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鱼类正逐渐从这些生态系统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龙虾、螃蟹和鱿鱼等。这项最新研究将发表于7月份出版的《加拿大渔业与水生科学》杂志。 据生活科学网站报道,研究人员对纳拉甘塞特海湾(Narragansett Bay)以及临近的罗德岛海峡50年来的拖网捕鱼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了这一结论,并表示它也同样适用于别的地区。 研究人员称,这些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常驻民”正日渐从脊椎动物(鱼类)转为无脊椎动物(龙虾和螃蟹),从海洋中的底层物种转为较上层的物种,从大型冷水性物种转为小型的暖水性物种。 “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变化,这种模式也可以在其它生态系统中看到。”研究带头人、罗德岛大学的杰米里.科利(Jeremy Collie)说。 科利说,调查所呈现的大部分变化都是缓慢发生的,不过,1980年到1981年间却出现了一个突变,当时生活在海底的美洲拟鲽和银无须鳕等鱼类的数量下降,鲳鱼和青鱼等浮游品种的数量却增多了。 “我们认为食物链已经发生了改变,导致更多的海洋生产力被消耗。”科利解释说,“浮游植物更多的是被浮游动物吃掉,而不是沉入海底成为底层鱼类的食物。然后那些浮游动物又被食浮游生物的鱼类吃掉。这是海洋产能从下往上出现的一种变更。” 他指出,正是由于海底物种数量减少,才给龙虾和螃蟹腾出地方来了。 虽然每次拖网捕捞上来的鱼的数量在逐渐增多,但这些鱼儿的个头却小了,科利将原因归结为海表温度的上升――自1959年以来水温升高了2摄氏度――因为“生活在暖水中的鱼类体形比较小”。 渔业也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因为捕捞行为会使生态群落中最大的鱼类消失,但科利认为气候才是“主导信号”。(陈丹)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气候变化致浅海鱼群构改变 全球变暖致"雄"变"雌" 新西兰 科学家:古老橡树即使死也能助 气候变化迫使植物向更高海拔 气候变化挑战我国水安全 世界环境日:新西兰总理呼吁 气候变化与水环境的脆弱性 欢庆地球日 发出"应对气候变 26件小事阻止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对工业、人居环境和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安网备案:4419003012048号 本站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