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生态示范区 >> 文章正文 | ![]() ![]() |
|
|||||
| |||||
一年一小考 三年一大考 把庐山打造成生态示范山 | |||||
作者:本报记者…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2004-11-10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10 | |||||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让庐山更完美 从1885年俄国商人首先租借九峰寺建造西式别墅开始,经过一个多世纪不断开发,庐山鳞次栉比的房屋、摩肩接踵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车辆,把往日幽雅宁静的山林变成了喧嚣的闹市。据统计,庐山现有常住人口5000多人,旅游旺季时游客多达5万人,给庐山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庐山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就是要借助国际环境管理标准,使这座小山城协调发展。2003年,庐山加强环境管理体系日常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专门成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办公室,设置了环保环卫局,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来解决全山范围内的一些主要问题和资源保护问题;制定了《庐山管理局环境保护责任制实施办法》,建立环境保护“一把手”负总责、环保第一审批权、一票否决权、“三个一”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 他们广泛调查环境因素,摸清环境管理现状,把环境管理体系和庐山的整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掌握其内在联系,高层次、高起点建立符合庐山实际的环境管理体系;坚持以《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依据,以环境管理体系提供的科学管理方法为要求,制定了环境建设规划、绿化规划、地震防治规划等,力求以环境规划为龙头,进一步将庐山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根据国务院、建设部等9部委以及江西省建设厅的要求,正在积极组织对《庐山总体规划》进行修编,聘请清华大学作为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4~2020)编制单位,力争编制世界一流的总体规划,全面保护庐山的各类资源。 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的意识,不断探索和实践环境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管理平台,促进了庐山———世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 “无烟山”工程让庐山更秀丽 冬天的庐山,家家都使用烧煤取暖炉,使庐山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严重超标。 据有关部门调查,庐山全境有常住居民几千户。据统计,庐山每年的原煤燃用总量约为1.15万吨,耗油约为876吨。全年共产生煤渣2700~3300吨,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550吨以上。 2001年年初,庐山正式启动治理煤烟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无烟山”庐山环保工程。该项工程明确规定,在庐山范围内,以煤炭为燃料的行政企事业单位(含宾馆饭店)及个体、工商经营户必须在2002年底前实现以电代煤,对现在以燃油为燃料的以上类型单位逐步采取燃油装置淘汰措施,限期禁用,并在2005年底前实现以电代油。2001年1月1日后新建楼堂馆所的采暖、空调项目及供应热水要强制选用蓄热式电热锅炉,禁止使用燃煤、燃油锅炉,在建的必须采取替代措施,实行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居民用户要加快推广使用电气产品的步伐,鼓励居民用户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争取使庐山全面成为“无烟山”。 同时,在庐山建设酸雨区重点治理示范工程,加强对以煤炭为燃料的机关单位的监督整改,庐山管理局也于2001年1月1日起,在各进山口设立检查站,凡未获得政府许可手续的燃煤、燃油不得进山,2002年12月31日以后,禁止燃煤进山。 为保证庐山“无烟山”环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江西省电力公司投入资金4269万元对庐山供电网络进行大规模改造,经过几年的努力,投资1900万元新建的110KV庐山变电站已竣工投入使用。 污水集中处理垃圾运送下山 由于地形原因,过去庐山东谷和西谷的污水都是分散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是庐山人长久以来的期望,今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剪刀峡和如琴湖两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5500吨,占庐山污水总量的40%,基本解决了东谷的污水问题。已经富营养化的如琴湖,在水处理达标的情况下,也有了变清的可能。第一期治污设施的完成让庐山的污水治理迈出一大步,第二期位于西谷的污水处理工程也正在设想中,这是庐山在引进并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又一大自我完善。 据了解,庐山正在筹集资金建设第二期污水治理工程,届时80~90%的污水将得到处理。同时根据庐山地形,对无法集中进入污水管网的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分散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要求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从今年7月以后所有的垃圾全部运下山,集中到九江垃圾场处理。 庐山环保环卫局承担环保、环卫双重任务。在环保方面,对每个风景区的开发、新建、维修、改造都要进行审批,办理环保手续;山上单位、居民楼的维修、改造,有影响环境方面的,都要进行登记,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在环卫方面,景区的保洁工作关系庐山的形象。在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环卫工人们的辛勤付出,让庐山荣登江西“我最满意的风景区”榜首。 庐山在加强自然环境保护、生态资源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地质资源保护的同时,实施蓝天工程、绿园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洁净工程。随着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逐步实施,庐山的整个环境必将得到完善。 开往庐山的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洁净的公路两旁是一片苍翠的林海。人们从内心发出喜悦的赞叹:“庐山真美,不愧为世界名山。” 编后:今天本报刊发的《把庐山打造成生态示范山》不仅对全国许多名山有指导意义,对其他旅游景点的生态保护同样具有启迪作用。近年来,旅游人口不断增加,各旅游景点,尤其是各大名山压力更大,有些地方不得不做出限制进山人数的决定。还有的地方在名山上毫无规划地私搭乱建,污水和垃圾没有任何处理设施。凡此种种都是对生态的严重破坏,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庐山从管理、治理和考核上加强了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树立保护第一的意识,并且推行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如今的庐山已成为文明山、环保山、“双赢”山、示范山,改写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希望大家在尽情享受这种仙境般的环境时,对调查考察做点环境文章,让祖国其他名山更美丽。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没有相关文章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