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环保节日 >> 植树节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周年综述:开创国土绿化事业新纪元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周年综述:开创国土绿化事业新纪元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2

 

  绿色使命艰巨

  根据有关部门的最新监测结果,我国生态状况出现了许多可喜变化:

  ——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18.21%。森林蓄积量由115亿立方米增加到124亿立方米,初步实现了森林数量和质量由长期持续下降到逐步上升的历史性转折。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8亿亩,居世界第一位。

  ——全国55.7%的陆生野生动物数量稳中有升,71%的高濒危野生植物达到野外种群稳定标准,湿地面积快速减少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总量由上世纪末的367万平方公里下降到目前的356万平方公里,并且水土流失强度逐步减轻。全国沙化面积总量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减少1283平方公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逆转。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动员全国亿万人民植树造林、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创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绿化之路。

  同时应当看到,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1.5%,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只有世界人均的1/4和1/6。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依然严重,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弱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认为,为了实现到2010年我国重点地区生态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明显缓解,全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森林覆盖率达到20%的“十一五”时期造林绿化总体目标,必须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依靠全民共同努力,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

  大力推进国土绿化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作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对国土绿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寄予了殷切希望,赋予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更加光荣的历史使命。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充分挖掘林业的多种功能,发挥林业的多种效益,不断满足社会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特别是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已成为当前林业建设的重要任务。

  贾治邦表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造林绿化大有作为。要通过大力发展造林绿化等途径,把43亿亩林地、60亿亩草地、丰富的沙地和水域等非耕地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和利用好,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木材需求和生态需求问题,同时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有效解决亿万农民的收入问题,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是造林绿化的主体,义务植树和社会造林是造林绿化的左右“两臂”,只有真正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千军万马齐上阵、生龙活虎搞绿化的良好局面。

  为此,“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和长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草原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尽快建立起国家生态安全体系。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春风吹来涌绿潮--写在全民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