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渔村海洋环保实践行
——记浙江海洋学院环保科普实践团赴册子乡小分队
作者:冯德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20
疯狂之一:我们的行李挤满公交车
疯狂之二:安营扎寨 席地就寝
经过一路的颠簸,过五桥翻六岭,我们终于来到了册子岛。我们住的地方本来是乡里的幼儿园,据说里面不但有床铺还有空调。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等我们到了那里之后,乡里的团委书记说幼儿园暂时不能住。你们就将就一下住小学吧。那我们就不得不住小学实验室了。这下可糟糕了,别说空调了,连个电扇床铺都没有。 疯狂的第二幕上演了:席地就寝。说干就干,我们把实验室的桌子和椅子全部都搬到教室的最后面,把教师的地面细细的扫了一遍,在地上铺上塑料薄膜,然后铺上席子,就这样我们的小窝就成型了。但是问题还不止于此,一到晚上文字就像千军万马一样拥上来,让我们实在是受不了。我们只得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连眼睛都不敢漏出来,露出来,那就是“羊入虎口”啊!现在想想,在这8天里最艰辛的就应该是晚上睡觉了,本来就没有电扇,但是我们还不得不把自己裹起来。生硬生硬的地面,再加上蚊子的无情的不间断的骚扰。这的确是别有一番风味啊!疯狂之三:走街串巷做调研 一个也不能少
这8天里最为艰辛的工作就是做调研了,因为第一,我们交流上有困难他们的舟山方言很难听的懂,而我们的普通话有时候他们也听不懂。第二,现在在家里的人不是很多,大多数都出去打工了,老年人和小孩子居多。第三即使你让他们协助做一些调查,他们有一些村民也不乐意,他们会觉得我们是在闹着玩。综上原因,这项活动开展的有点困难。但是这也是我们这次任务中很重要的一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因此我们就策划了疯狂的第三幕:走街串巷做调研,一个也不能少。我们找找的就起床了,本团队一共10人,团队兵分三路而行,队员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带着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环保事业的热爱之情,统一着装,迎着朝阳,满怀信心,“精装”上阵了! 我们带着问卷,开始了对渔民的访谈之旅。无奈这里的人太少了。我们只得走街串巷,遇见一个就笑脸相迎,请他们协助我们来做这份问卷。就这样顶着炎炎烈日,我们几乎走遍了册子乡的每一个社区,每一条主要街道。当然这里面也出了不少的误会,其中有一居民看见我们在巷子里走,他就一直跟着我们,后来一问才知道他把我们当成小偷了。 通过问卷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地居民都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绝大多数人都很热衷于环保事业,“生态好了,环境更好,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是大家的共识。政府也加大了对环境的监管力度,配备了相关的环保设施,并安排了环工人员专门清扫街道。但是由于部分村民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缺乏等因素,大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是很理想,因此环保意识仍需加强。村民们普遍都反映这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都不注重保护环境,随地大小便,垃圾随便乱扔。这让他们很无奈。 走街串巷做调研虽然热了点、累了点、苦了点,但是从中我们的确学到了很多,学会了有耐心的和别人交流,学会了从他们的眼神中捕捉他们的思想。疯狂之四:投稿采用“鸟枪法” 我们走进市委宣传部
向新闻媒体投稿应该算是我们这次实践活动中的“亮点”吧,可以说是让我们绞尽脑汁啊!第一次投稿我们就到网上找了几个网站把我们的新闻稿电子版发过去。然后我们就在那里焦急的等待,我们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邮箱里能够出现“您有x封未读邮件”这几个字啊。心想我们虽然写的不怎么好,但那是我们自己的肺腑之作啊,那也是我们实践的真实写照啊。“苦心人天不负”我们终于等来了“您有1封未读邮件”这激动人心的提示。我们怀着感激敬畏的心情点击的鼠标,但是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几个字让我们哭笑不得“自动退信”。其余的就都石沉大海了。 这样不行,我们得想办法,让媒体把我们的实践成果发出去,同时也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海洋环境保护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工作中来。最后大家一致推举让我来专门负责新闻投稿这一重要的工作。所以每次吃完晚饭后我就来到网吧(由于条件有限,我们不能在教室里上网)开始这关系重大的工作。由于我们也不知道到底哪些媒体会采用我们的稿件,所以我们就只能采用“鸟枪法”来投稿,先从新闻网站开始投,从国家级开始,然后省级、市级、县级。接着就是关于大学生的网站,再就是环保类的网站,还有海洋类的网站。能找到的网站我们都会去投。总之就是“疯狂”的投,感觉可以和姚明投篮相“媲美”了。 实践中最有挑战性的一项工作就是联系新闻媒体了。怎样才能联系到媒体来报道我们的这次实践活动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经过多次商量,我们决定先到市委宣传部让他们一位委派任务的方式来让他们旗下的媒体单位来报道我们这次实践活动。说实话我们也知道这种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我们没有其他的最好的办法,因为现在所有的实践团体都在寻找新闻媒体来报道他们的实践成果。媒体已将让我们搞得晕头转向了。他们大都是把我们拒之门外,无论你怎么说他们都不会派记者去报道实践活动的,当然这里面也凸显了社会实践功力性的一面。 由于我们实践基地册子岛离我们市委市政府的确太远了,所有以当我们赶到市委市政府的时候已经是快中午10点半了。相关工作人员都要下班了。所以我们就急匆匆地来到门口想进去,但是么口站岗的工作人员却不让我们进。我们就和他们解释说,我们是大学生,我们找市委宣传部部长有重要的事情。。。。。。但是无论怎么说他们就是不肯放我们进去,说是要有预约。我们的时间有限,我们不能再等了。于是我们3个人就找了个地方随便坐下商量对策。感觉那时候大脑的确是在高速运转,我们在想怎样才能立马联系上宣传部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如果联系上了我们又该在电话中怎么和他们讲我们来的意图他们才会让我们进去,进去之后又得怎么和他们讲他们才会来报道我们的实践成果。。。。。。几分钟后我们有主意了。 我们先是打114电话号码查询台查询到市委宣传部办公室的电话。然后就是紧张的拨通了电话,因为我们没有时间犹豫,要不然他们就下班了。“喂,你好!舟山市委宣传部”,电话接通了。我们采取了就简的原则,长话短说,说要害。“我们是海洋学院的大学生,我们现在在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有重要的事情想请你们帮忙,我们就三个人”。“你们上来吧,我在19楼办公室”,终于成功了,他们答应让我们就去了,当时我们的心情简直就是无法形容,是激动、是高兴、还有点担心,很复杂。 来 到办公室,我们和领导讲明了我们的来意,说明的我们活动的重大意义。拿出我们的实践成果让他们看。最后他们说可以考虑报道我们的实践成果。最后他们还留了我们的电话号码,说有消息立马通知我们。当我们走出市委市政府大楼的时候,我们简直就是无比的兴奋,因为无论结果怎样,我们已经尽了我们最大的努力,用尽了我们的智慧。至此,疯狂的俄充满挑战与智慧的第四幕:投稿采用“鸟枪法” 我们走进市委宣传部暂告一段落。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