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家”
作者:杨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21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来白塔畈的那个中午,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大学生,激动且兴奋的走下客车。也许我们对农村并不陌生,甚至有些队员就是来自农村,但是此时周围的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的新鲜、干净。
一晃四天过去了,去乡政府、去农户家调查、环教活动、高速路旁的午餐、进山看板栗、每天晚上的例会。四天中的事总不断在脑海中浮现,让我难忘。
还记得来之前,认为每天晚上开完例会还能小小的娱乐一下,认为前期的踩点并不重要,以为五天的时间很漫长,认为得到政府的接待是多么的困难。可是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很多和我想象的并不一样,比如每天例会没两三个小时根本结束不了,又要总结今天工作上的不足和收获,又要安排明天的工作计划。每次搞定了都十一二点了,一天下来大家都累的不行了,洗洗也就睡了,根本没力气去干什么别的事情,那时的我们最大的娱乐就是去好好睡一觉。所以有时候、有些事真的要亲身经历才知道实际情况,主观上随意的去揣测一件事情往往是不准确的。
其实也满累的:连续四天,每天的睡眠不超过六个小时,部分队员还更少;一天的行军,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不断的工作中度过。
其实也蛮苦的:吃,能省就省。睡,能挤就挤。热,能忍就忍。一出门,要么是雨淋,要么是日晒,如果非要说出第三种可能,那就算边日晒边雨淋了,总之就一句话,回到住所的时候衣服不可能是干的。
其实也蛮快乐的:大家互相间的调笑中“口口”“大叔”“小马”“欣欣”一个个随之产生。行军路上,三个扛旗的女生那整齐又霸道的脚步。山顶上,为各种各样奇怪借口而照的照片。还有那笑声不断的环教活动,以及让人顾不上形象的生日蛋糕……
其实也蛮自豪的:我们的调查覆盖了白塔畈二十个村庄中的六个;我们先后发出了六百份关于环保和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资料;我们的环教活动参与者年龄横跨三岁到六十岁。
其实也蛮幸福的:因为那份真挚的友情,亦或是亲情……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