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他山之石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BedZED:零能耗之村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BedZED:零能耗之村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28

  在英国伦敦南部,距市中心20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生态居住区———BedZED(贝丁顿)。在那里,每个房屋配备有自然通风烟囱,源源不断地将新鲜空气送入每一个房间……建筑设计师们的理想是实现社区的“零耗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环保的街区。
  一切为了节能。BedZED于2000年动工,2002年建成,是英国最大的零碳生态社区。整个小区占地1公顷,共有99套住宅、1405平方米的办公区以及一个展览中心、一家幼儿园、一家社区俱乐部和一个足球场,共有居民210人、工作人员60人。
  生态村的设计理念是,建造一个“零能耗发展社区”,即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满足居民生活所需的能源,不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是一个“零碳”项目,其目的是向人们展示一种在城市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居住的解决方案以及减少能源、水和汽车使用率的良策。
  生态村就坐落在一片居民区中,与和其一墙之隔的英国普通住家风格有所不同的是,生态村的住宅都是大约40米高的棕褐色板楼,共有5栋,每栋楼的楼顶有一排随风摇摆的风帽。
  BedZED除了住宅,还有办公区,不过生态村对租用办公区的公司有一定的限制。生态村从这些公司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部分,作为提升小区生态环境的资金。
  强调“变废为宝”。生态村的设计标准要求非常高,尤为强调对阳光、废水、空气和木材的可循环利用,各种节能措施都是从环保角度考虑,而且简便易用,经过证明都切实有效。
  一是利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设计师精心选择建筑材料并巧妙地循环使用热能,基本实现了“零采暖”。生态村的所有住宅都朝南,为的是最大限度地从太阳光中吸收热量。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玻璃阳光房,夏天将阳光房的玻璃打开后就成为敞开式阳台,有利于散热,冬天关闭阳光房的玻璃可以充分保存从阳光中吸收的热量。此外,所有的办公室都朝北,这样可以避免办公室各种办公设备除了本身使用时产生的热量之外,再额外吸收阳光导致过热。住宅的墙壁是用导热材料建造的,这种导热材料在天热的时候储存能量,在天凉的时候释放热量,再加上建筑门窗的气密性设计和混凝土结构能够减缓热量散失的速度,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同时,这些材料的绝热性还能够将居民做饭等日常活动所产生的热量保存起来,用于给房间加热。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居民家里不必再安装暖气,整个生态村也没有安装中央供暖系统。
  二是妥善利用水资源。每栋房子的地下都安装有大型蓄水池,雨水通过过滤管道流到蓄水池后被储存起来,蓄水池与每家厕所相连,居民都是用储存的雨水冲洗马桶,冲洗后的废水经过生化处理后一部分用来灌溉生态村里的植物和草地,一部分重新流入蓄水池中继续作为冲洗用水。由于利用了雨水,居民自来水的消耗量降低了47%。
  三是通风系统先进。生态村最引人注目的是房顶上一个个五颜六色随风摇摆的风帽,这也成为了生态村的标志性景观。这是住宅楼的通风设备,所有风帽随着风向不断转动,源源不断地将新鲜空气送入每个房间,同时将室内空气排出。进来的空气被出去的空气加热,因此室内温度不会因为空气的流动而有所下降。
  四是利用废木头发电并制造热水。在生态村的东面有一个功率为130千瓦的小型热电联产厂,利用废木头发电。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得以保存并用来产生热水。热水通过一个由超导管道组成的小型社区供暖系统输送进每家每户。每户人家在门厅过道位置都安装有一个1米多高的热水筒,热水就进入到这个筒里。水筒上方有一个散热器,当室内温度低于18摄氏度时,散热器还能自动释放热量,起到保温作用。热电厂52%的废木料都取自方圆35英里以内的地区,这样做可以减少因长距离货运对空气产生的污染。据统计,这一做法一年可以少排放120吨的二氧化碳。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2020年开采可燃冰 将成最
    伦敦有个“零能耗”村:集自然
    域外来风:“零能耗”的英国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