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刘新卫    文章来源:国土资源情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2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特别是在1996 年城镇化水平达到30 %以后,城镇化进程更是较之以往呈现出显著加快的态势。当前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并且这种快速发展趋势还将保持较长一段时间。但是,由于中国城镇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仍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非农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持续提高,人均GDP 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200 美元一路攀升,并于2003 年首次突破1000 美元( 1090 美元), 2004 年为1269 美元,2005 年更是达到1703 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通道”的“爬坡”阶段,即通常所谓的“黄金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在持续推进,特别是1996 年以来更是年均提高1.39 个百分点,并于2005 年达到42.99%。对照表1 所示的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进人21 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已经基本适应,在继续推进城镇化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应更多关注城镇化质量的滞后。

对照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情况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化仍然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2005 年我国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分别为47.50%和55.20% ) , 虽然这种滞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常态,而且和我国城镇化背景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有着很大关系,但我们也确应看到,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现状正在对各产业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生态环境、城乡统筹以及社会稳定产生破坏性影响。不仅在全国层面上如此,分析各省(区、市)域城镇化与工业化、非农化的关系同样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省(区、市)域的城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种滞后现象(图l)。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现状来看,由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全国平均>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虽然东部地区在四大地区中无论是工业化率还是非农化率都最高,但城镇化发展与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最为协调的地区是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则居其次;而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的现象最明显,甚至超过西部地区(表2)。

二、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基本合理

 

城镇尽管有规模差异和职能区分,但都是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所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都有其特定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但是这种功能的发挥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城镇体系得以整体发挥。因此,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要求不同规模等级城镇之间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中间不出现断层也不缺少环节,只有这样,城镇的职能作用才能通过城镇网络依次有序地逐级扩散到整个体系。根据城镇规模等级分布模型,城镇分布一般呈金字塔型,处在塔尖高位序的城市数量最少,随着位序的下降而数量逐级增多,直至塔的底层作为基础的是数量众多的小城镇。如果按中心地理论的k=3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特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理想比例应为:1:3:9:27:81。但是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而言,由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相差较大,我国各地的城镇体系不应严格按金字塔模式去生搬硬套,我们可以在参考有关城镇等级体系结构的前提下,遵循各级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各自的规模结构。

从表3 可以看出,2004 年我国城镇体系结构从数量分布看呈金字塔型(特大(含超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数量比例为:1.00:1.51:3.60:5.53:441.54), 除建制镇这一等级外,其余各等级城镇数量的递减比较均匀,整个城镇体系结构较为完整,中间没有断层也不缺少环节,较高层次城市的职能作用可以依次传递到较低级城镇,直至整个城镇体系和腹地。因此,从数量上看,当前我国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基本合理,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城镇体系。

 

三、  城镇化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

由于各地基础不同,加之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从城镇分布密度(区域城镇数量/区域土地面积)来看( 2004 年),省(区、市)域之间差异较为悬殊(图2 ) ,共有8 个省(区)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23 个省(区、市)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大的5 个省(市)域是上海、江苏、天津、北京和山东,均位于东部地区,城镇分布密度分别为139.58 104.74 101.53 87.14 80.93 座/万平方公里。最小的5 个省(区)域是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和黑龙江,除黑龙江位于东北地区外,其余均位于西部地区,城镇分布密度分别为1.181.511.66 4.82 11.13 座/万平方公里。地区之间的差别也较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分布密度分别为70.5150.3310.60 20.59 座/万平方公里,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全国平均>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特点。这一状况与我国东高西低、东密西疏的人口分布总态势和生产力布局较为一致。从城镇化率来看, 2005 年全国共有16 个省(区)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有10 个、5 个和1 个省(区)域,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巧个省(区)域中,西部、中部、东北和东部地区分别有2 个、1 个、3 个和9 个,由此表现出东北地区(55. 15) >东部地区(52.84%全国平均( 42.99% ) >中部地区(36.54% ) >西部地区(34.56% ) 的特点。从区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来看,特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数量比例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00:l.25:2.65:6.75:317.401.00:2.50:6 .13:11 .38:625.131.00:1.11:4.78:11.78:777.111.00:1.63:2.13:6.50:192.501.00:1.51:3.60:8.53:441.84 。虽然各地区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均较为完整,中间没有断层也不缺少环节,但从不同等级城镇数量的协调衔接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要明显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4 )。

 

不仅城镇化现状水平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分析“十五”期间(20012005 年)城镇化推进情况,我们还可以发现,虽然各省(区、市)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速度比较复杂(图3 ) ,但是地区差异仍然较为明显。中部地区由于刚刚跨人加快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因此在此期间城镇化年均提高速度在四大地区中最快;西部地区城镇化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年均提高速度在四大地区中位居次席;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由于城镇化水平在“十五”初期就已分别达到46.79%和52.05。虽然在此期间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年均提高速度分别为1.21 0.62 个百分点,但较之中西部地区而言,仍嫌稍慢。因此,目前从总体上看,城镇化推进速度是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但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的提速也较为明显(表4 )。

 

四、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在增强

 

随着先前非常严格的户籍制度逐渐出现松动,加上农村剩余劳力的大量产生,我国人口迁移呈现出量大面广的特点,这毫无疑问对当前正以较快速度向前推进的城镇化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分析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所得到的人口迁移数据和当前各省(区、市)域城镇化水平可以发现,人口迁人最多的6 个省(市)域广东、浙江、 上海、江苏、北京和福建全部位居2005 年城镇化水平最高省(区、市)域的前10 位(上海、北京、天津、广东、辽宁、浙江、黑龙江、吉林、江苏和福建)。其中,广东省是外省人口流人最多的省域,尤其是居住在城市和镇的外来人口数量要远高于其他省(区、市)域的类似统计。在其他流人人口较多的省(市)域,如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外来人口也主要流人城市和镇(合计为76,11% )。从全国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省(市)域是国内人口流人最多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来此务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城镇化,使之成为当前人口城镇化增长最快的地区。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中,东部地区是人口净迁入地区(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均为人口净迁出区,尤其是中部地区人口迁出规模最大),同时也是人口城镇化水平最高和近年来城镇化进程推进最快的地区,其中外来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表5,图4)。

五、大城市的中心地位得到加强

 

作为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主要聚集地,而且享有设施齐全、交通便利、信息灵通、人才汇集以及市场容量大和投资效益高等优点,大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在我国往往既是经济中心,又是政治、文化中心,在现代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发展方针中逐步淡化了“严格控制大城市”(事实上也未能控制住)的指导思想,大城市获得了更加长足的发展,不论在经济、社会、文化和引领城镇化方面均扮演着较之以前更为重要的角色。

 

首先,大城市人口容纳能力极强。2004 年全国50 万以上人口(市区和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的大城市共有113 座,吸纳人口20503.11万,合计约占全国总人口(129988万)的七分之一强和城镇人口(54283万)的三分之一强。从大城市内部的人口构成来看,人口100 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占大城市总人口的70.40% ,即大城市人口的绝大多数都集中在特大城市。其次,大城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实力、结构最先进和合理的地区。以地级城市为例,根据 2004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2003 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776 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4% ;从产业结构来看,2003 年全部地级以上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24.3 亿元,占全国的20%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9298.9 亿元,占全国的64.1%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3428.4 亿元,占全国的85.8%。地级以上城市财力雄厚,2003 年全国城市实现地方财政收人(含市辖县)8077.6 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收人的82%。2003 年全部地级以上城市(不含市辖县)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限额以上)41813.7 亿元,占全国的43.8%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1 16.7 亿元,占61%。2003 35 个大中城市实现进出口总额5229.1 亿美元,占全国的61.5% ;其中,出口2708.2 亿美元,占61.8% ,进口2520.9 亿美元,占61.1%。另外,大城市的社会发展程度也是最高的,文教卫生等方面均远远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截至2003 年,全部地级以上城市(不含市辖县)共有高校1524 所,占全国的98.2% ;在校人数1101 万,占99.3%。

 

不仅大城市自身实现了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而且辐射带动作用也在日益增强,最为明显的例子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密集区(也有称作“城镇群”、 “(大)都市带”、“大都市圈”、“都市连绵区”、“都市密集区”等)的形成和发展。从总体上看,我国大陆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次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以广州、香港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唐城镇密集区,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城镇密集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镇密集区,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镇密集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镇密集区,以哈尔滨和长春为中心的哈大齐城镇密集区,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城市密集区,以福州和厦门为中心的海峡西岸城镇密集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城镇密集区,以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城镇密集区,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镇密集区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麓城镇密集区等。

 

六、中小城市数量发展出现迟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计算表明,如果以人口> l0 万人的城市计算,日本现有城市221 座,相当于城市的国土密度为5 . 9 座/万平方公里。而按同样标准计算,2004 年我国城市国土密度仅为0.69座/万平方公里。要使我国城市国土密度达到日本现在水平的一半(我国人口密度约为日本的一半),就需要将城市总数增加至2805 座,是我国2005 年城市数量的4.24 倍。由此可见,中国城市数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而无论从完善当前城镇规模等级结构的目的还是遵循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出发,城市数目的增加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小城市数目的增加。作为沟通大城市与小城镇及其周边地区的桥梁,中小城市在区域城镇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即如果中小城市发展滞后,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影响就难以有效传输,无法充分促进周边地区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也将受到限制。另外,中小城市是大城市形成的基础,许多中小城市渐渐发展成为大城市,如果没有中小城市,大城市的数量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人为抑制原因,我国中小城市数量增长缓慢,许多已够设市条件的小城镇没有及时设市,限制了城市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重新为国人所认识,政府也开始重视城市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城市发展和建设,并于1986 年对设市标准做了新规定。1978 年我国中小城市总数为152 座(占当年全部城市数量193 座的78.76% ) , 1 986 年时为299 座(占当年全部城市数量353 座的84.70% ) ,而到19%年更是达到了588 座(占当年全部城市数量666 座的88.29% ) ,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自1996 年中小城市数量达到顶峰以后,随着一部分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以及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得部分中小城市并人了现有的大城市,加h 新增中小城市不够及时,中小城市数量开始有所减少,2004 年全国中小城市仅有546 座,占全部城市(659 座)的比例也降到了82.85%。

 

七、小城镇发展仍需引导和扶持

 

作为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小城镇既是农村地域内城与乡、工与农的结合部,又是城镇体系的基础,发展小城镇因而是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1985 年国家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进镇从事二、三产业,大大促进了小城镇发展。以建制镇为例,1978 年全国建制镇共有2173 座,1985 年变为7511 座。进人20 世纪90 年代后,中央面对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调整和规范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建制镇数量增长速度开始放慢,吸纳人口能力却加强了。2002 年全国小城镇数量高达20601 座,吸纳了14992.42 万人口。就数量而言,2002 年以后有所减少,如2004 年全国有建制镇19883 座,但吸纳人口却增加到20135.55万。

 

虽然在经过先前阶段的发展后,我国许多小城镇都已经具备了一部分城市功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出现了一批初步现代化的小城镇,而且国家促进小城镇发展政策的出台将给小城镇发展注人新的活力,加之农村市场容量大和实现农村工业化基础较好等有利条件,我国小城镇发展潜力很大。但我们也应看到,当前发展小城镇仍存在如下不利条件:首先,小城镇类型和结构较为单一,虽有综合型、交通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工矿型、旅游型、边贸口岸型等不同职能的小城镇,但以农副产品加工型的数量最多;其次,小城镇的数量分布和发展层次都从宏观上呈现从东部向西部递减的态势,例如,2004 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建制镇数量分别为634850016994 1540 座,分别占建制镇总数的31.93%、25.15%、35.18%和7.75%,虽然西部地区建制镇数量最多,但考虑到西部地区的广裹国土面积,这四大地区的建制镇分布密度则分别为68 . 02 48 . 69 10 . 35 19 . 45 座/万平方公里,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全国平均>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一般规律。另外,2001 年国家统计局选取18 个建制镇评价指标对所有建制镇发展水平进行的综合评价排序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建制镇发展明显领先,在综合得分居前1000 名的镇的比例达91.9% ,中西部仅占4.4%和3.7%;再次,小城镇平均规模仍然偏小,对人口、产业的集聚功能不强,世界银行有关专家在 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城镇只有达到15万人规模时才会出现集聚效益,我国的许多研究则认为,小城镇镇区人口至少要达到3 万以上才能正常发挥集聚功能,我国大部分建制镇由于缺少主导产业,规模普遍偏小,2002 年我国建制镇平均人口规模为0.73万,虽然近两年有所提高,如2005 年提高到0.84万/座,但距正常发挥城镇集聚效应还有较大距离,目前全国镇区人口超过3 万人的建制镇不到1000 座,县城平均规模只有8 万人,而县城以外的建制镇超过5 万人的不足400 个,真正有发展前景的建制镇比例不高。小城镇规模过小往往会造成城镇功能不健全、不完善,基础设施投资成本偏高、使用效率低下,以及第三产业发展受阻和缺少对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例如,小城镇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往往因缺乏资金或投资效益太低,基础设施虽然比所在地区的农村提高了不少,但仍然要比城市落后很多。

 

八、 结语

 

鉴于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要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确保其健康发展,必须针对当前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未来的可能态势,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进行科学引导,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顾朝林城镇体系规划 理论·方法·实例[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李翅走向理性之城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新区发展与增长调控[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刘新卫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问题[J ] . 国土资源情报,2006 , 12 : 22 29

[5]刘勇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M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6]王春光没有城镇化就不可能有成功的现代化.新华网,2005 11 24

[7] 王茂林.新中国城市经济50 [ 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8]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 ]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9]王梦奎.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2006 2020) [ M ]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日本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