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草对供水影响和防治
(一)水草对供水影响
水草与藻类不同,有着根,茎、叶,一般可分为露出水面的水草,漂浮在水面的水草及根埋在泥土中的水草。这些水草也像藻类一样,给水厂处理造成同样的难题(堵塞滤池、有色、臭味,根生水草还是致病生物的栖息场所),但水草也有一些用处,它给有益有机物停留,提供鱼类食物,产生溶解氧,水草还能及时暂贮存营养物质(如磷),免得不需要的大量藻类在上滋生。
(二)水草防治
防治水草可采用下列方法
1.清除水草 根据现实际情况可用人工铲除,甚至用除草机械除掉,有小的河道或池沼可以抽乾,水底如坚实,可直接用铲子铲掉,或晒乾数日除掉。
2.遮蔽方法 在水中加土造成水混使变为悬浮液体,不使太阳集中射入水中,以减少水草生物数量,也可以在水底加塑料薄膜覆盖,这样太阳照射受到遮蔽,以减少水草生长,或用人造橡胶做池子、河道等衬衫里,以防水草生长或防止水渗透。
3.生物控制 使用鱼类龙虾、蜗牛等生物,有效的控制水草成长,但须注意,要考虑在当地条件下是否适宜。
4.化学控制 使用除草剂。但目前须弄清,用其他方法是否已经都无济无事。国外在主管部门同意下,可使用敌草快(diguat)和endolholl。这两种除草剂已注册,对供水尤其是饮用水无害。这两种剂撒入水中7-10天即可起作用。国内尚不知道有此种性质的药剂。
(三)防治实例
天津水厂曾发生引水管道滋生水草影响水处理的问题。此水厂在引滦前曾用一段旧河道做为输水渠道,长约2公里,形成蓄水区,水草丛生,几年内每到秋末冬初时期上附大量丝状藻类(水棉藻)。这些藻类虽混凝处理,使部分沉淀,但仍有大部分随沉淀水进入滤池,聚集在滤床表层上,形成一层绒毯状覆盖物,极难冲洗干净,使水头损失加快,滤速减低,运行周期缩短。以后曾利用河泥投入,虽起了一些作用,但在大量供水的水厂用此法,工作量太大不能实现,应急办法还是要在被污染的滤池上考虑。办法是下列几种。
1.人工清除 滤池停水腾空,人下到滤池中,顺序地将留在滤池表层上面的藻团取出,此法可行,但耗费人工。
2.投氯处理 实验得知,用10mg/e氯剂处理,24h可以全部将水棉藻杀死,在实践应用此法,经30min后,发现大部分丝状体脱色并从泥团中脱离出来,反冲后可将大量藻体排出池外,但仍有较大的藻团不能排出。
3.化学法 经观察,水棉藻在自然条件下,经光合作用产生气泡。随气铴的增多,藻团可以升至水面。经过研究,采用予先配制的20%工业硫酸和20%的硫酸钠,分别装入塑料容器。喷酒到有水弹藻的表面,5min后再迅速地将碳酸钠溶液喷布一遍,由于碳酸钠和碳酸作用,产生CO2气体附着在水藻上,使藻团膨松,泥涛和藻团分离,并同时浮上水面,再冲洗排出。药剂用量,每平方米砂面各为0.5kg。此种方法使用比较适宜。
水棉藻主要来源于渠道中的根生水草,为了根除,还需要从渠道上水草处理作起,一个是在渠道内加氯剂或硫酸铜杀灭,同时,要从河道环境卫生作起,水厂因系天津供水主要水厂不能停水,就得加强水源卫生,不准两岸居民乱泼乱倒,原有向渠道内排泄的下水道改道,不准向渠道内排泄,并几次突击清除渠道中水草,起到了清除的作用。
Ⅱ、地面水中沼贻贝对供水的影响和防治
一、沼贻贝对供水的影响
水生生物具类对供水有着影响。在国内沼贻贝就是一例。沼贻贝是一种软体生物生活在水中,整个外形似新月形,像一个倒置的小舟,从幼小形体到1-2cm体长,颜色为黄至黑色,生殖季节主要是暖变凉水温在10℃的时期,幼小沼贻贝生出后,在母体周围或构筑物上爬行,并可依靠内分泌的足丝附着其上,开始营固着生活,吞食水流中细小的单细胞生物。流动的水可以改善沼贻贝通气与饲养情况,且能不断清洗掉沼贻贝在生活过程中积累的大量需要清除的排泄物和积累在体上的淤泥。在幼小沼贻贝生长的同时,老龄的沼贻贝逐渐死亡,但牢固粘附着不动,因此使沼贻贝越积累越多,影响管内输水。
二、防治实例
天津水厂输水管道有着沼贻贝固着在管道内壁影响输水的问题,例如天津一水厂输水管道1450mm及1200mm直径,长2km,经过约二十年来输送原水,管子内壁即粘结着此种贝类,厚度一般为50-80mm,个别地方可达250mm,管道闸门也满积着沼贻贝,据测算,1450mm径管道内壁沼贻贝厚度平均以60mm计算,管子截面积减少15.7%,输水量减少31%。两条管道积累的沼贻贝竟有100余吨,都牢牢的粘附在管壁上。
沼贻贝除治的对策简介如下:
1.停水清除 在某个时期基本不影响输水供应的条件下,将一根管道停止输水,将管道分成几个工作段,工人进入管内用手工刮除,这方法天津用过,可以将管道内沼贻贝刮除乾净,但用工很多,也影响了用水。最大的缺点是刮除后沼贻贝重新发生,不能彻底清除。
2.窒息清除 沼贻贝只在管内正常生长繁殖,主要靠的是管内水的流动和水流带去的氧气和食物,尤其是在高温下更重要。一般在水温25℃时,如果管网被封闭,沼贻贝一周会大部死亡,10天全部死亡。在水温20℃时,一周未见死亡,18天后全部死亡。因此在有可能时,可考虑用此法比较省事。但在大城市或用水短缺的城市,使用此法恐无条件。
3.氯剂防治 根据实验,在低温(10-12℃)中,投加5ppm氯剂量,在管内保持20-25天,沼贻贝虽流动受到抑制,但如果再放到正常水中,仍然恢复活动,并能重新固着。在低温时,氯剂投加30ppm,处理时间1-2h,也无效果。初生稚贝抗药性差,但在低温时,加大氯剂到30ppm杀贝,效果也不大。
高温25℃-27℃时,氯剂保持2-5ppm的条件下,维持3-7天可杀死全部沼贻贝。原因是在高温时,沼贻贝新陈代谢旺盛,很快地把沼贻贝壳体内氧气耗尽,贝壳被迫张开被氯毒杀死。此方法在供水上防治沼贻贝认为适宜。国内水厂有采用的反应很好。
Ⅲ、结语
1.地面水中水生物水草与藻有着干扰水处理操作、堵塞滤池、产生色、臭、味的情况,一些藻类有毒,更影响着人体健康。沼贻贝影响管道输水。因此这些水生生物尤其是藻类的防治,越来越为给水界所注意。
2.沼贻贝、水草影响供水,不容忽视。藻类种类繁多,形状大小,特性不同,在水中数量也不等,目前处理办法也不一致。因之收效也不尽相同。认为在确定处理方案前,要弄明白藻类存在情况,原水条件、处理途径,必要时通过实验,得出比较妥实的处理办法。
3.目前处理水生生物,尤其是除藻还没有找出百分之百的去除办法,除努力在这方面加强研究外,认为更应当在水源中去除和防治,以减轻供水处理的压力,而节约经费,保证供水的数量和质量。
4.地面水中还有其他水生生物及有机物等,应当在考虑上述水生生物时一并考虑。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