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污染治理篇 >> 治理技术 >>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 文章正文 | ![]() ![]() |
|
|||||
| |||||
废土地种出“希望”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3 | |||||
曾经是“毒瘤” 马钢集团姑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马钢重点金属矿山之一,也是重要的矿石生产基地。它于1954年成立,作为马钢的“粮仓”,经过多年的开采,姑山矿在为马钢生产和全市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环境污染。多年下来,露天采矿形成的大量废弃土石堆积形成了高数十米、山体面积达600多亩的钟山排土场。由于姑山矿是露天开采,露天开采对地面产生剧烈扰动,再加上当初没有按照国家有关土地复垦规定,致使植被物种很难在排土场平台和边坡生长、恢复。 钟山排土场一边是农田,一边是居民区,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附近的居民都叫苦不迭。由于排土场表面没有植被,一刮风就扬尘四起,附近的居民区就像下“雾”一样;下雨时情况也不乐观,没有植被的排土场常常会因为雨水的冲刷,雨水伴随着排土场的泥沙冲到农田里和公路上,致使农田遭殃,公路不畅。更为严重的是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引发环境安全隐患。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姑山矿每年都要支付给附近居民一定的赔偿金额。 如今成“绿洲” 排土场带来的环境危害是巨大的,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姑山矿联手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开始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示范研究,在矿区范围内生态良心循环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健康发展,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开放、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该项技术于2005年获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姑山矿在取得大量实验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了经济果木和中草药材进行试种。到目前为止,该矿的排土场被恢复的面积达到44万平方米(约660亩),种植葡萄2亩,杜仲4亩,白腊2亩,栽种香樟1800棵,意杨2000多棵,毛竹150棵。他们坚持只要有空地就栽的原则,多年下来,钟山排土场已经形成了杜仲园、香樟园、葡萄园和油桃园等众多的果园和树林,绿化覆盖率达85%。 2006年排土场收获葡萄2500多公斤,加上其他经济作物,所获经济收益超过万元。目前,各种树木长势良好,再过5年,仅树木一项,就可创造经济价值超过600万元。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排土场的生态复垦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更是十分显著。 将来会更好 在对钟山排土场进行生态复垦的同时,姑山矿业公司也加快了对矿山尾矿库的植被复垦,选择的紫穗槐、三叶草等植被已经覆盖了尾矿库干坡段,不仅有效地抑制了二次扬尘,而且尾矿库的安全也有了保障。据了解,钟山排土场是目前姑山矿最大的,另两个老姑山排土场和罗山排土场还正在使用当中,“等它们不使用了,我们也要像钟山排土场一样进行生态复垦。”姑山矿保卫科副科长王顺告诉笔者。 钟山排土场生态复垦的成功对马鞍山市这个重工业资源型城市具有示范意义。据该市环保局自然生态科科长侯海涛介绍,马鞍山作为安徽生态省建设首批三个地市级示范基地之一,姑山矿生态恢复是马鞍山生态市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的金属矿山的生态复垦率不到10%,姑山矿进行生态恢复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较强的示范意义。通过发展经果林和经济作物使废弃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和重建,探索出了矿山生态治理的一条新路。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向生态恢复战略发问 红树林生物多样性恢复 湿地脆弱系统的生态恢复 湿地脆弱系统的生态恢复 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简述 朝阳涌黑臭水体生物修复试验 洞庭湖环境疏浚与生态修复 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 香根草植物篱护坡反季节施工 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与原则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