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污染治理篇 >> 治理技术 >> 水体污染治理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对滇池水污染治理的思考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对滇池水污染治理的思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8-7
  一次会议的主题能让与会者产生震撼并达成共识,这在记者参加过的会议中还不多见。而今年11月下旬由省、市和有关部门领导向国家环保总局领导汇报的“滇池污染治理情况座谈会”却让人有了这样的感觉。

  这次会议本来是由省、市和有关部门领导向国家环保总局领导汇报滇池污染治理情况,但与会的领导,包括从北京来的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以及环保方面的专家谈的最多的话题是:到底应怎样把滇池水污染治理好,什么时候还滇池碧水清波。

  这是一种真挚的环保情结。

  不容回避的现实

  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地处长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最宽处12.5公里,平均水深4.4米,最大水深10.9米,水面30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约163公里,库容15.6亿立方米。汇水区域包括昆明市五华、盘龙两区和官渡、西山、呈贡、晋宁、嵩明五个郊县区的38个乡镇,总人口246.7万人,是全省居民最密集、人为活动最频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济总量占昆明市的80%。滇池具有工、农业生产用水、调蓄、防洪、旅游、航运、水产养殖、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对昆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昆明乃至全省社会经济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高原淡水湖泊却被严重污染,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其实,滇池污染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水质污染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造成滇池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呢?参加“滇池污染治理情况汇报座谈会”的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作了这样客观分析:一是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地带;二是生活污水进入滇池;三是工业废水进入滇池;四是农业面源污染;五是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六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七是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湖面缩小,湖盆变浅,进入老龄化阶段,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

  滇池水的严重污染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和省、市及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关注。滇池水污染的治理既是省、市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参加此次座谈会的省、市和有关部门领导以及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都共同表达了治好滇池污染的决心和信心。

  付出总见到成效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

  持下,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始终把滇池污染治理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来抓,经过不懈努力,滇池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点源污染治理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对沿湖地区重点工业污染源进行持续不断的治理,开展滇池污染治理“零点行动”,滇池流域内249家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达标率98.4%。2000年,又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列入省市重点考核的399家工业企业完成治理任务,实现了达标排放,有效控制了局部区域点源对滇池的污染。

  ——组织实施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了36.5万吨,占全市污水排放量的60%。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和新建4座污水处理厂以及第一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工程,工程完工后将使日处理污水能力提高到58.5万吨。

  ——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积极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力度。利用贷款进行的农村环境卫生示范项目全面启动,已完成6个子项目。滇池流域内全面实施了工程造林、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5.3%,滇池流域森林覆盖率达到48.9%。———内源污染治理稳步推进。完成滇池草海底泥疏浚一期工程,疏浚面积2.8平方公里,占草海总面积的38%,疏浚工程量433万立方米,有效清除了多种污染物质,疏浚区水深平均增加1米。正在进行的草海底泥继续疏浚工程,疏浚面积为1.9平方公里,完工后将使草海水体景观得到进一步改善。

  ———工程治理成效明显。建成西园隧洞工程,实现外海和草海水体分隔,减轻了外海污染负荷。完成滇池北岸局部截污和盘龙江中段截污工程,进一步减少了进入滇池的污染物总量。完成了大观河、盘龙江整治,收到了一定效果。9条主要入湖河道的整治已经启动,其中,已完成明通河、采莲河部分河段的整治。利用进行贷款建设的12个子项目,已开工11个。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进展顺利。省政府、科技部联合与清华大学、中科院武汉水生物研究所合作,实施滇池水污染治理科技攻关研究项目,对面源污染控制及滇池蓝藻控制等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在村镇固体废弃物和生活污水处理、占地水土流失与污染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进行生化药剂除藻试验和生物除藻试验,探索了一定的经验。———依法管理不断加强。继1988年颁布实施《滇池保护条例》后,先后制定《滇池综合整治大纲》等10多个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取缔滇池网箱养鱼和机动捕鱼船,关闭滇池面山采石采砂场。坚决关、停流域内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在滇池流域内禁止经销和限制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对控制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应当说,“九五”期间,滇池污染治理迅速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当然,滇池水污染治理工作与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及全省、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滇池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对于这一点,参加座谈会的省、市和有关部门领导、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和专家形成了共识。

  治污步伐要加快

  几乎参加座谈会的领导和专家都认为,既要对滇池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又要有对治理的紧迫感和科学态度,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益。为此,省、市环保部门组织编制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2030年规划》,提出了滇池水污染防治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近期(2001年———2005年)目标是草海消除黑臭,外海基本控制水质恶化趋势;中期(2006年———2010年)目标是滇池水质有所好转,为逐步恢复滇池生态奠定基础;远期(2011年———2030年)目标是滇池水质明显好转,开始进入良性循环。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指导帮助下,根据《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2030年规划》近期目标及《滇池流域生态保护与控制规划》、《滇池流域土地利用规划》等基础性资料,编制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

  对于《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与会的领导和专家认为有五个特点。一是坚持综合整治,突出重点的原则。“十五”期间全面启动点源、面源、内源、湖滨生态修复各项治理工作,实施全流域综合整治,为“十五”工作打下基础。突出环湖截污工程,突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突出湖滨带建设和湿地恢复,突出加快外流域引水前期工程、突出内源污染治理,实行污染控制生态修复相结合,工程措施和监督管理相结合。二是坚持系统性,治理与管理并重的原则。滇池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经坚持系统观、综合观、科学观,严格按照《昆明城市总体规划》和《昆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城市规模,强调管理的重要性,将治理与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三是坚持实事求是,环境效益优先的原则。滇池水污染的控制与水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计划项目的安排必须符合湖泊治理的规律,要注重目标的可达性及项目的可操作性,优先安排环境效益显著的项目和前期工作较充分的项目,体现能办的事马上办,让群众看到成效,树立信心。四是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原则。滇池治理必须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政府各负其责。五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与会的领导和专家还对《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提出的计划指标、目标和重点给予了肯定。其中计划指标、目标中的水质目标是在平水年景的条件下,草海基本消除黑臭;总量目标是在平水年景的条件下,2005年污染物入湖总量与2000年相比减少20%以上;考核指标为城市污水处理率力争达到70%以上,城区垃圾清运率达到95%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沿湖村镇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率达60%,流域内水土流失整治面积300平方千米,退田还湖、恢复湿地生态系统3.3平方千米以上,建立草海水生态示范区3平方千米,滇池沿湖周边2千米范围内基本禁止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而工作重点为巩固和扩大点源污染治理成果,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与建设、河道整治、截污治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农业建设、科学施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业固废资源化。改善重点为草海水体消除黑臭,城区主要纳污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入湖河流基本杜绝垃圾入河现象。

  可以看出,省、市和环保部门的领导、专家及众多有识之士为治理滇池的的确确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而这种努力还在继续。应该说这种努力需要得到全社会各方人士的理解和支持。因为滇池这颗“高原明珠”属于生活在云贵高原上的每一个人。所以,我们自己也要反躬自问:为保护“高原明珠”做了些什么,将要做些什么?或者说,治理滇池各级政府要做什么,环保部门要做什么,企事业单位要做什么,生活在红土地上的每一个人要做什么?这就是滇池呼唤环保意识。如果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治理滇池就会在现在治理的基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滇池重现碧水清波也就指日可待。

  “高原明珠”的未来是什么样?是绿水青山和世人向往的生态旅游胜地,还是一个巨大的排污处?她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手里。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人工湿地化污为清
    二十一世纪水环境污染治理可
    2003年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与达
    滇池底泥微生物与富营养化浅
    二十一世纪水环境污染治理发
    高原的“眼泪”
    国际污染治理相关站点集粹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