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污染治理篇 >> 治理技术 >> 水体污染治理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污水人工快速渗滤处理技术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污水人工快速渗滤处理技术
作者:高艳娇    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7

 

3.CRI系统的优势

(1) 建设成本低,运行费用更低

CRI系统中占建设成本最大的投资为填料,主要为河沙。一般地,每吨水处理建设成本约为800~1000元人民币;如果能做到污水自流,不需要提升,则运行成本低于0.2元人民币/吨。

(2) 抗冲击负荷强,系统稳定性好

CRI系统1m3的体积可以处理2吨以上河流污水,是一般传统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效率的6倍,COD负荷范围可以在100~900mg/L,系统仍能稳定运行。

(3) 应急处理和深度处理可以有机结合,出水效果好,不造成投资浪费

CRI系统中通过调整水力负荷,可以处理不同的水量,水力负荷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出水效果影响较小。水力负荷的大小,与选择滤料的级配有关,因此通过不同级配的滤料选择,可以调整不同的水力负荷,达到不同的处理效果。对于深度处理,降低水力负荷,出水优于二级处理,而且除磷效果佳,也有一定除氮功能,只要部分更换滤料即可达到深度处理,其它设施可以不作任何变动,不造成投资浪费,做到应急与深度处理有机结合[7]。

(4) 不造成二次污染,不对污泥作任何处理

CRI系统不需投加药剂,主要通过生化作用处理污水,不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在填料中由细菌消化,不产生污泥。也不需要对系统进行反冲洗,主要通过特殊滤料进行。

(5) 占地面积相对不大

CRI系统滤层最佳深度为2m左右,1m3的体积可以处理2 m3以上污水,10万m3污水需占地约5万m2,大大小于传统人工湿地,与一般的二级污水处理工艺的占地要求相当。

4.CRI系统的应用前景

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匮乏的国家,地表水体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许多地区和城市严重缺水。我国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危害生态环境,影响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8]。因此因地制宜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污水处理无害化、资源化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我国政府将投入巨资进行河流水污染治理,以深圳市为例,将投入70亿资金治理深圳辖区内的7条河流,在近期又将增加25亿元进行珠江水系专项治理。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北京水系规划、上海水环境治理、南水北调工程水环境综合整治等计划都在实施中,CRI系统凭借其经济有效的处理优势,在河流水污染治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我国村镇级生活污水治理问题也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综合实力差,低建设成本、易于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是村镇污水处理的主要模式,CRI系统正好顺应了我国村镇污水处理的基本国情,必将在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CRI技术在河流污水资源化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何江涛等著,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与污水资源化,地学前缘.2001.8(1):12~14.

[2] 张建,黄霞等,地下渗滤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4):26~29.

[3] 汪民,吴永锋.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4] 何江涛,钟佐燊,汤鸣皋等.人工构建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的试验.中国环境科学,2002.22(3):239~243.

[5] 张金炳,黄培鸿,杨小毛等.东莞华兴电器厂生活污水人工快速渗滤处理系统.环境工程,2003.21(6):32~35.

[6] 牟新民,黄培鸿,张金炳等.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深圳市茅洲河水的试验研究.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3.11(4):370~377.

[7] 何江涛,段光杰,张金炳等,污水渗滤土地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与出水效果的讨论.地球科学, 2002.27(2):203~208.

[8] 王占生,刘文君.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和污水打交道的中学生出征世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
    废水的生物学处理(2)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