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解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实验

作者:wanxiaolong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4

一、实验原理  

电解絮凝处理废水工作原理:水在电解作用下分离出H+OH-,水槽中的Fe3+OH-反应生成Fe(OH)3↓,利用Fe(OH)3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从而降低污水的污染指数。  

二、实验流程  

絮凝剂加药装置  

       


                    原水箱     原水泵     电解絮凝一体化装置    曝气装置    中间水箱    出水  

                                    

三、实验设备  

    电解槽、吹气泵、稳压器、导线、  

四、实验步骤  

4.1测定PH和电导仪:  

在使用电解絮凝仪之前,需测定原水的PH值和电导率;  

1500ml的烧杯,向其中注原水200ml,并将PH计和电导仪同时放入烧杯中,打开开关—读数:PH58之间无需调节酸碱度;电导仪应为1,若大于1,则需要加Nacl调节盐份;  

PH和电导率测定完后,须用清水冲洗干净,电极帽应注入少量清水以保护电极头。  

4.2电解絮凝:  

测定PH和电导仪后,连接电极;取3.5 L原水放入电解絮凝仪的铁板水槽后通电,打开开关,缓慢调节电压和电流,电压最大不能超过220V,电流最大不能超过20A,电解絮凝时间为10分钟,在此过程中不断有泡沫状物质溢出,操作人员应即使用刮板刮除(注意:刮板不能为金属或橡胶制品,建议采用纸壳和硬塑板)。十分钟后,关闭电源,冷却到50℃以下;  

时刻观察电压和电流,当电压增加,电流不变或下降时,说明水较容易处理;反之当电压增加,电流增大时,则证明水难处理;  

当在测定中发现处理效果不明显时,即泡沫较少时,可以改变电极方向(正极→负极)。  

4.3冲氧曝气  

电解絮凝操作完成冷却后,将电解絮凝槽内的水样到在1只塑料桶中,进行冲氧曝气5分钟;  

冲氧曝气完成后,将水样倒入1只大烧杯中进行沉降,2030分钟后取上清液进行过滤;  

4.4水质指标测定  

过滤后,对水样进行PHCODNH3-N、色度等指标的测定。  

五、实验结果  

    实验按照同组4个样品进行了处理并汇总,样品选择不同点的水样进行混合取样所得:  

名称  

污染指标  

污染指标  

处理前  

污染指标  

处理后  

去除率  

沉淀比例  

产水率  

备注  

  

  

1  

  

PH  

7.2  

7.4  

/  

40%  

49.71%  

原水3500mL  

电解絮凝后污水2900mL  

COD  

2596  

1764  

32.05%  

NH3-N  

238  

112  

52.94%  

色度  

180  

40  

77.78%  

  

  

2  

  

PH  

6.92  

7.2  

/  

38%  

54.03%  

原水3500mL  

电解絮凝后污水3050mL  

COD  

2359  

1479  

37.30%  

NH3-N  

246  

108  

56.10%  

色度  

200  

60  

70.00%  

  

  

3  

  

PH  

7.1  

7.2  

/  

46%  

40.11%  

原水3500mL  

电解絮凝后污水2600mL  

COD  

2960  

2042  

31.01%  

NH3-N  

241  

116  

51.87%  

色度  

220  

48  

78.18%  

  

  

4  

  

PH  

7.25  

7.1  

/  

42%  

48.89%  

原水3500mL  

电解絮凝后污水2950mL  

COD  

2684  

1736  

35.32%  

NH3-N  

255  

126  

50.59%  

色度  

190  

40  

78.95%  

注释:  

沉淀比例:按照1000mL电解絮凝后的污水沉淀30分钟后沉淀物所占1000mL体积比来确定;  

产水率:按照每批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沉淀后上清液所占本次处理污水总量的比例来确定。  

对产生的泡沫进行收集,比较难,在放置1小时后全部变为污水,表层产生一层绿、黄色浮膜。  

对沉淀物质添加适量PACPAM溶液后,可减少40%左右的沉淀物质,可适当提高产水率。  

六、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  

1、电解絮凝处理对原水COD3000mg/L的垃圾渗滤液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30%的去除率;  

2、电解絮凝处理对原水NH3-N300mg/L的垃圾渗滤液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50%的去除率;  

3、电解絮凝处理对原水色度在200倍的垃圾渗滤液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70%的去除率;  

4、一般情况下,通过电解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产水率在40%60%之间;  

5、一般情况下,通过电解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产生的沉淀物质比例在40%左右。  

七、建议  

1、电解絮凝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泡沫,在工艺应用中如何收集、最终的处理方式等需要进一步考虑研究;  

2、沉淀物过多,在工艺处理中,该如何处理需要考虑研究。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wanxiaolong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海豚尾巴是其高速游泳"发动机"
         据国外媒体报道,1936年科学家就发现发现海豚游泳速度高…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