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污染治理篇 >> 污染原理 >> 大气污染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2

  (1) 气温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气温对人体的热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机体健康。高温环境可使血循环加快、血压增高并影响消化液的分泌,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温度过低,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降低,机体产热量增加;同时气温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一般认为室温度保持在:夏季节24~28℃,冬季19~22℃为宜,昼夜温差不要超过4~6℃。

  (2) 湿度对人体的作用是什么?
  湿度对人体的热平衡和温热感有重大作用。室内空气过于干燥可以引起皮肤以及口、鼻、气管粘膜破裂出血,有时甚至造成感染。湿度过大时,夏季则影响汁液的蒸发,也是霉菌繁殖的有利条件,易引起呼吸道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因此家庭最好备有湿度计,相对湿度在35~50%较为适宜。

  (3) 室内气流的作用是什么?
  气流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室内适宜的风速可以减少室内空气的污染,促进身体健康。 夏季空气流动可促使人体散热,冬季会使机体感到寒冷。一般认为夏天风速不少于0.15m/s,冬天不大于0.3m/s。

  (4) 室内日照的作用是什么
  日照可以改善室内采光条件,影响室内温度,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杀灭空气中的许多细菌和病毒,在室内接受日照可增强人体免疫作用和预防佝偻病发生。

  (5) 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噪音与其它有害物质引起的公害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它没有污染物,即它在空气中传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其次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持久、没有累积效应,噪声源一旦停止,噪声也就相应的消失。
  一般认为40分贝是人类正常的环境声音,高于这个值就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危害,包括影响睡眠和休息、干扰工作、妨碍谈话、使听力受损、甚至引起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基本上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类:
  ¢ 干扰睡眠,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和数量,出现呼吸频繁、脉搏跳动加剧、神经兴奋等,第二天会出现疲倦、易累,影响工作效率,长期下去会引起失眠、耳鸣多梦、疲劳乏力、记忆力衰退等症状,在高噪音情况下,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到50~60%;
  ¢ 损伤听力,85分贝以下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超过85分贝可能对听力造成损伤,但是这种伤害只是暂时的,只要不是长期生活在这种高噪音条件下还是可以恢复的;
  ¢ 对人体的生理影响,噪声会引起人体紧张的反应,刺激肾上腺的分泌,引起心率改变和血压上升。噪声可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易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 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在噪声环境下儿童的智力发育缓慢,有研究表明吵闹环境下儿童智力发育比安静环境中的低20%。噪声还会对母体产生紧张反应,引起子宫血管收缩,以致影响供给胎儿发育所必需的养料和氧气。

  (6) 总悬浮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0 微米的颗粒物。它源自烟雾、尘埃、煤灰或冷凝气化物的固体或液态水珠,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包括碳基,硫酸盐及硝酸盐粒子。
  总悬浮颗粒物由天然及人为来源产生,包括海洋、泥土、车辆废气、工业活动、建筑工程以及气相化学反应。
  总悬浮颗粒物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认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物质,如:风扬起的灰尘、燃烧和工业烟尘。二次颗粒物是通过某些大气化学过程所产生的微粒,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颗粒物的组成复杂,其中的粗颗粒主要是由风沙、灰土及机械粉碎的水泥、石灰等自然因素形成的;细颗粒是人为活动的产物,如燃料未完全燃烧形成的炭粒、污染物在空气中由于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气溶胶(如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

  (7)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是以颗粒形式分散在气流和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是总悬浮颗粒物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 微米的,易被鼻和嘴吸入的那部分颗粒物,此部分颗粒物可表示为PM10。另一部分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更小(≤ 2.5微米)的颗粒物也表示为PM2.5。可吸入颗粒物能经鼻和口腔吸入人体,它可通过人的呼吸按粒径大小沉积于呼吸道的各个部位。粒径大于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大部分能被鼻腔和咽喉部阻挡,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则可穿过鼻、咽进入肺部,其中只有粒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物才能沉积于呼吸道深部的肺泡内。
  据有关部门监测表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放的废气和燃料不完全燃烧所形成的烟雾,还有家庭厨房油垢,吸烟及某些建筑材料释放出的污染物等。目前,汽车废气的污染相当严重,约占总污染物的40%-60%。许多柴油车、机动车、摩托车的排出物内也含有大量颗粒物。这些细小的微粒悬浮在空气中,虽然人的肉眼看不见,但它却时刻都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据测试,人们每次吸气大约可将50万个微粒吸入体内,如果在环境污染较重的场所活动,则吸入的微粒的数量会更多些。

  (8) 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决定于粒子侵入继而积聚于呼吸系统的能力。直径10微米或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能直达并沉积于肺部,而引发不良的健康反应。"可吸入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细小的颗粒物吸入肺内可产生刺激作用,出现粘液,从而引起肺部疾患。当有些患心脏病的人呼吸困难时,可导致心脏损害,严重者还有生命危险。二是微粒上附着的许多有害物质,吸入肺内会影响身体健康。微粒越小,所含的多环芳烃和杂环化合物越多,危害也越大,甚至可导致肺癌等疾患。最易受总悬浮颗粒物影响的人士包括慢性肺部及心脏病、感冒或哮喘病患者,老年人及儿童。

  (9) 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且易溶于水的气体。它有凝固蛋白质的作用,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为福尔马林,常作为浸渍标本的溶液。室内环境中的甲醛从其来源来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 来自室外空气的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排放或产生一定量的甲醛,但是这一部分含量很少。
  ¢ 来自室内本身的污染:主要以建筑材料、装修物品及生活用品等化工产品在室内的使用为主,同时也包括燃料及烟叶的不完全燃烧等一些次要因素。甲醛具有较强的粘合性,同时可加强板材的硬度和防虫、防腐能力,因此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中均使用以甲醛为主要成分的脲醛树脂作为粘合剂,因而不可避免的会含有甲醛。另外新式家具、墙面、地面的装修辅助设备中都要使用粘合剂,因此凡是有用到粘合剂的地方总会有甲醛气体的释放,对室内环境造成危害。由于由脲醛树脂制成的脲-甲醛泡沫树脂隔热材料有很好的隔热作用,因此常被制成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使室内温度不受室外的影响。此外甲醛还可来自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消毒剂、防腐剂、印刷油墨、纸张等。
  因此,从总体上说室内环境中甲醛的来源还是很广泛的,一般新装修的房子其甲醛的含量可达到0.40mg/m3,个别则有可能达到1.50mg/m3。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0.6mg/m3时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再高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气体,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剩以及视力障碍,且能抑制汗腺分泌,导致皮肤干燥皲裂;浓度较高时,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具有强烈刺激性,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产生毒害。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MOSH)已将甲醛列为人体可疑致癌物。

  (10) 苯
  室内环境中苯的来源主要是燃烧烟草的烟雾、溶剂、油漆、染色剂、图文传真机、电脑终端机和打印机、粘合剂、墙纸、地毯、合成纤维和清洁剂等。
  一般认为苯毒性的产生是通过代谢产物所致,也就是说苯须先通过代谢才能对生命体产生危害。苯可以在肝脏和骨髓中进行代谢,而骨髓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成部位,故苯进入体内可在造血组织本身形成具有血液毒性的代谢产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骨髓与遗传损害,血象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发生白血病。曾经有人对低浓度苯接触工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外周血白细胞数虽在正常值范围之内,但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经常性苯接触工人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布高于非苯接触组,且制苯车间观察人群的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随作业环境苯浓度的增高,白细胞数有降低趋势,淋巴细胞微核率有增加的趋势。这些均证明低浓度苯对作业人群的健康有损害,尤其要注意对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 吸入4000ppm以上的苯短时间除有黏膜及肺刺激性外,中枢神经亦有抑制作用,同时会伴有头痛、欲呕、步态不稳、昏迷、抽痉及心律不整; 吸入14000ppm以上的苯会立即死亡。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没有相关文章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