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污染治理篇 >> 污染原理 >> 大气污染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空气污染问题研究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空气污染问题研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12



    三、空气污染的的危害

    1、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物的危害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的中等刺激性气体,主要影响呼吸道。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烧含硫燃料。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很大部分来自发电过程及工业生产。吸入二氧化硫可使呼吸系统功能受损,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支气管炎及心血管病)。对于容易受影响的人,除肺部功能改变处,还伴有一些明显症状如喘气、气促、咳嗽等。二氧化硫亦会导致死亡率上升,尤其是在悬浮粒子协同作用下。最易受二氧化硫影响的人士包括患有哮喘病、心血管或慢性肺病(例如支气管炎或肺气肿)者,儿童及老年人。 
    二氧化氮是一种棕红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主要来自于车辆废气、火力发电站和其他工业的燃料燃烧及硝酸、氮肥、炸药的工业生产过程,具有腐蚀性和生理刺激作用,呼吸系统有问题的人士如哮喘患者,较易受二氧化氮的影响。对儿童来说,可能会造成肺部发育受损。研究指出长期吸入能会导致肺部构造改变。二氧化氮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酸雨的来源之一。 
    悬浮颗粒物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大小由0.05至100微米不等的颗粒物组成,小于10微米以下的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漂尘)总悬浮颗粒物由天然及人为来源产生,包括海洋、泥土、车辆废气、工业活动、建筑工程以及气相化学反应。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决定于粒子吸入而积聚于呼吸系统的数量。直径10微米或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能直达并沉积于肺部,而引发不良的健康反应。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导致呼吸不适及呼吸系统症状(例如气促、咳嗽、喘气等)、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及损害肺部组织。因此,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漂尘)更引起人们的重视。最易受总悬浮颗粒物影响的人士包括慢性肺部及心脏病、感冒或哮喘病患者,老年人及儿童。 
    公共场所吸烟也能造成相当大的危害。烟草中含有约1200种化合物,其中绝大数对人有害,仅致癌物质就有30种。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吸入后,在呼吸道和消化道中积聚,长期刺激,会发生癌变。吸烟者患肺癌的人数10倍于不吸烟者。吸烟越早,肺癌的发生越早,所以青少年吸烟的危害更大。吸烟不仅害已,而且还会造成公害。在家中和公共场所吸烟,会造成烟雾腾腾的污染环境,使不吸烟的人也受到危害,人在烟雾中呆上一个小时,等于吸了一支烟。为了维护公共卫生,遵守社会公德,不应在公共场所吸烟。
    室内空气污染也不容忽视。含铅油漆和含石棉纤维的建筑材料能够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还有一些挥发性有机物(英文简称VOC)也是污染源。原因是有一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可以对人体健康有害或者已经被发现是致癌物质。而这些挥发性有机物存在于很多房屋装修材料中以及一些当今家庭的常用和必备物品中,例如油漆、去漆剂、有机溶剂、木材防腐剂、消毒清洁喷雾剂、汽油、燃料以及汽车维修用化学品、干洗衣物等等。现在的房屋装修材料和家用产品中存在的挥发性有机物大约有十几种。这些挥发性有机物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会达到室外的2~5倍。如果是在一个刚油漆过的房间里,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甚至会达到室外背景值的1000倍。而人们大约有90%的时间会在室内度过(包括居住和工作)。因此,当室内空气质量下降时,人们身体健康在室内所受到的影响往往会大于来自室外空气污染的影响。过量接触挥发性有机物会使接触者的眼、喉、鼻产生刺激或发炎、头痛、头晕,严重的可以导致肝、肾和神经中枢系统的损坏等等。
    2、温室效应:少量二氧化碳对人和动植物没有大的危害,大量时也会产生危害,同时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所谓温室效应,就是指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除二氧化碳外,对产生温室效应重要作用的气体还有甲烷、臭氧、氯氟烃以及水气等。 
    温室效应造成频繁的热带旋风、水平面上升。造成土地减少和渔业、农业及水力资源的破坏,全世界每年造成的损失将约达 3042 亿美元。” 
    全球变暖使动植物面临生存危机。大量物种因不能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气温升高、两极冰冠消融、海平面升高等现象,将使许多动植物无法继续在原来的栖息地生存,不得不为寻找合适的栖身之所进行迁徙。如果某物种迁徙的速度跟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这个物种就有灭绝的危险。 
    全球气候的变暖对人类健康是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地球升温最为敏感的当属一些居住在中纬度地区的人们,暑热天数延长以及高温高湿天气直接威胁着他们的健康,1995 年的夏季热浪造成全世界许多大城市出现了死亡率特别高的现象;与此同时,气温增暖,“城市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更为显著,又给许多疾病的繁殖、传播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温床。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地球升温的最主要的因素,而温室气体中的氟氯烃为主的气体对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性,这样就导致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的增加,有可能提高皮肤癌、白内障和雪盲的发病率。

    四、改善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

    1、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
    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
    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
    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
    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
    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2、加强绿化工作
    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著,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3、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制建设,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主管部门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布空气质量状况,不仅有利于环保工作的公开透明化,也有助于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环保工作的参与。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小城镇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室内空气污染如何判断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其问题
    试析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
    总览松花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化学工业节水现状、问题及对
    从为烟囱美容谈起……
    试论珠江水系的河流生态问题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其问题
    生态环境用水研究现状、问题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