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潜在能源

作者:张津生等    文章来源:绿韵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2

张津生 孙成权 傅蓉 高峰


自然温差是一种能源  

  地球上到处存在着温差,如冬夏季节温差,昼夜温差,土地与大气温差,物体的阴面与阳面温差,房屋的内外温差等。有温差,就有热量传递与交换,这就产生了热能。基于这种认识,人们常常通过燃烧煤炭、石油等方式,提高热源温度获得能量,并将自然环境作为冷凝器(冷源或热汇),使“热机”运行。热源温度永远高于自然环境温度,二者温差越大,意味着能量越大,所以提高热源温度与降低冷凝器温度,都能获得有效能量。热能的温度越高,越容易被利用,而低温热能难以利用,经常被放弃。  

    燃烧法消耗了大量的矿物资源,而且带来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问题。有没有更经济、更科学的办法,使人们酷暑时节降温、严寒季节增温呢? 答案是肯定的,利用自然温差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这就是“自然冷能”及其应用问题。  

  
何谓“自然冷能”  

  自然冷能(Natural Cool Energy)的科学定义是:“常温环境中,自然存在的低温差低温热能”,简称“冷能”。实际上冷热感觉都是相对的,无论气温高低,温差的存在就意味着能量。由于大自然维持环境温度的能力为无限大,而温差又无处不在,所以该能量的数量也为无限大,是一种潜在的巨量低品位能源。我国大部处于大陆性气候区,气温的昼夜变化与季节变化都很大,比起低平原海洋气候区,自然冷能潜力要大得多,利用成本相对较低,与风能、太阳能一样具有经济价值,利用过程也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自然冷能开发利用的关键 ——传热与蓄能  

  自然温差一般较小,聚集自然冷能十分困难,也就谈不上开展利用。热管的出现,才使得低品位热能的传递与聚集成为现实。  

    热管是一种高效传热元件,最早的专利出现于1942年,但一直未引起人们注意。直至1962年,由于人造卫星的向阳面与背阴面温差过大,容易导致设备故障,有人提出热管均温方案,使卫星表面温差缩小到了14℃左右,太阳光电池阵的向阳面温度也由49℃降到了7.5℃。1967年,它的超强传热能力和可靠性得到普遍认可,从此迅速在各领域得到应用。  

    热管为收集自然冷能提供了高效传热条件,只有将聚集的能量妥善储存,才能加以利用。所以,如何高效、廉价地蓄能,成为利用自然冷能的关键。  

  
热泵、温差电致冷与热管  

    热量一般只能由高温体自动地移向低温体,如果使热量从低温体移向高温体,就得额外耗费能源(如常见的空调设备)。根据水泵把水从低水位处扬向高水位的特点,这种从低温物体吸热,并把热量移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被形象地叫做“热泵”。一般情况下,热泵所得热能的数量大于自身能耗,所以是一种节能设备,在同时致热和致冷(例如同时利用冰箱和供生活热水)时,能够得到双重节能效果,但必须依赖外加能源才能运转。  

    热管是一种单向传热元件,与热泵不同,它只能从高温端向低温端传递热能,不需要额外耗费能源就能运行。热泵经常与热管的高效传热性能结合,以求得最大节能效果。  

    例如冬季利用热管促进土层降温,到夏季利用地—气温差得到有效能量。在季节变化过程中,热管与大自然形成了热泵系统,而驱使土中热能向大气流动的动力来自大自然。  

  
“无能耗”冷藏  

    热管可以在很小的温差下进行大热量传递,而且热管工作并不限于冬季,只要库内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温差再小,它也能立即恢复工作,将热量传出,使库内降温,所以致冷效率高。该过程不用动力,全部自动进行,几乎无须管理,因此投资、能耗与运行费用均小,节能效果与经济效益最高。  塑料大棚调温  

  北方大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太阳光能丰富。例如,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简称“河西地区”)太阳能光合生产能力在3700公斤/亩左右。17℃~33℃是一般作物生长的最佳气温,日平均气温11℃~17℃是基本要求,而且夜间不可低于7℃,气温在4℃以下作物不再生长。在自然条件下,无法长期保证作物的最佳气温,所以太阳光能资源再丰富,作物也无法充分利用,这就是所谓的“光温不足”。因此河西地区的太阳光能利用率还不到三分之一,光合潜力只发挥了7%~13%。温室能够有效提高内部温度,因此利用塑料大棚可以增产。  

    实践表明,河西地区即使在冬季,晴天中午塑料大棚棚内气温也可升至接近40℃,夜间温度又大幅度下降,始终不能处于理想的温度范围。中午要通风散热,形成光温资源的浪费。如果利用蓄能体将这部分热量吸收并储存,不但可以限制温度升幅,气温下降时,释放出这部分能量,又可以防止温度过低。能量的一吸一放,就构成一个日调节的自然冷能利用周期。如果夏季利用太阳光热升高地温,冬季寒冷时再放出所蓄积的能量,可以使塑料大棚内部增温,提高光能利用率。阳光充足时,单纯依靠日调节就可以增产,甚至实现棚内周年连续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该调温过程自动进行,几乎无需管理。根据兰州地区果蔬栽培方面资料,若增加这种蓄能调温设施,控制果品的成熟期,可以反季节种植高产值作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自然冷能空调  

    与塑料大棚调温同样原理,利用自然冷能可以实现房屋的“无能耗空调”。这与普通空调设施投资相当,但运转时只需要消耗一些通风用电,所以耗电功率可以下降到1/30以下,能够大幅度节能。  

    牧区发生雪灾时,能源供应困难,经常导致牲畜损失,人员冻伤。由于天气不好,在最需要能源时,太阳能装置反而用不上。建立自然冷能增温式住房和棚圈,提高灾期御寒能力,往往是惟一选择。  


“无能耗”苦、咸水淡化  

  苦、咸水矿化度高,难以利用。但只要太阳能丰富,白昼气温高,晚间气温低,就可以利用自然冷能进行苦、咸水淡化。例如,沙漠地带往往有丰富的苦、咸水,在沙丘中修建类似上述无能耗冷藏库的大型冷凝器,以沙作蓄能物质,夜间低温期蓄存冷能,白天利用太阳的辐射热及高气温使苦、咸水蒸发,将水蒸气引入冷凝器中,就能得到蒸馏水。随水蒸气凝结放热,冷凝器周围的沙也不断升温,出水率逐渐减少,直到停止生成蒸馏水。夜间气温降低后,热管开始工作,重新又将冷凝器周围沙中热量传出散往大气。于是冷凝器重新又具备冷凝水蒸汽能力,类似上述方法,利用太阳光热、气温与海水间的温差,可以实现“无能耗”海水淡化。  

    南沙群岛运水代价极高,达到“吨水吨油”程度,淡水不足带来极大困难。类似上述方法,利用太阳光热、气温与海水间的温差,可以实现“无能耗”海水淡化。  


汽车尾气, 余热利用  

    汽车发动机排出尾汽温度一般较高(300℃~700℃以上),实验表明,在发动机排气尾管上加装专用热管换热器,加热空气后直接送往车内,可以充分满足冬季取暖要求。加装这种换热器无须改变发动机结构。它的制作较为复杂,设计上也与普通换热器有所区别,但仍然不超过常规机加工设备范围,可以在专业汽车制造厂生产,也能在汽车改装厂或普通小型工厂进行配套生产。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没有相关文章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海豚尾巴是其高速游泳"发动机"
         据国外媒体报道,1936年科学家就发现发现海豚游泳速度高…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