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绿色生活 >> 生态旅游 >> 文章正文 | ![]() ![]() |
|
|||||
| |||||
绿色旅游体系:开发、经营、宣传和管理皆绿色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王兴斌 文章来源:人民网环保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27 | |||||
●绿色培训 对旅游开发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经营人员、服务人员、后勤人员、导游领队,普遍进行生态教育、绿色培训,使他们既有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生态和环保的专门知识。 要培训管理者,首先是培训主管与分管旅游的各级干部。 决不能让“生态盲”去主管旅游、开发旅游、经营旅游。 旅游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把旅游环境与生态保护列为必修课。 ●绿色管理 制订符合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旅游产品质量标准、绿色旅游服务标准与绿色旅游管理标准,如绿色饭店标准、绿色餐馆标准等, 使绿色旅游开发、经营、消费和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加强各级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健全全省环境监测网络,各旅游区(点)应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工作。 旅游主管部门对定为绿色企业、绿色景区给于表彰、奖励和优惠。 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通过税收(如旅游资源税)、环境补偿(环境保护费)、罚款、赔款等经济方式,影响旅游经营者、旅游者的行为,从而达到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目的。 正确处理游客数量与旅游质量的关系、游客人次与人均消费的关系、旅游收入最大化与旅游资源耗费最小化、短期增长与持久发展的关系,旅游经济发展的粗放式与集约式、外延式与内涵式、数量型与质量型、速度型与效益型的关系,探寻旅游可持续的新方式。 ●科技支撑 在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中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采用物理手段、化学手段、生物手段、工程手段、计算机手段等,促进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推广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加大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投入。 ●国际合作 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培训、规划、项目和融资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多种领域、多种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计划开发署、全球环境基金、世界保护组织、国际自然保护同盟、世界遣产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保护联盟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委员会、东亚自然保护研究、监测与培训中心等国际自然和文化保护组织广泛建立联系,加强合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机制,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我国绿色旅游体系。 在旅游企业中,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环境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中国旅游业只是刚刚起步,以后的道路长得很。建立旅游绿色体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个课题还没有真正破题。笔者愿以一孔之见,就教于海峡两岸的旅游学、环保界同仁。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没有相关文章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