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动物具有分工意识 成员个个像"专业工作者"

作者:马冬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6

  群居动物在狩猎、防御和觅食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经常互相帮助。这和人类有些相似,但群居动物在这一方面走得更远,它们在共同完成某一项工作的时候,每个成员的动作几乎完全一样,相当协调。有很多群居动物甚至还有“劳动分工”,每个成员都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工作者”。

  地鼠

  在非洲东部栖息着一种地鼠,它们与豚鼠和豪猪有亲缘关系。把它们称为“地鼠”是因为它们一生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地下挖掘洞穴。它们通常都是组成很大的群落居住在地下的洞穴里,有时一个群落的成员数量高达300只。

  当它们挖掘地道时,各自的分工非常清楚,就像一个“综合掘进队”。最前面的一队负责开掘,紧跟在后面的第二队把第一队挖松的石块搬出去,最后一队则不断地把挖出来的土运到外面。

  科学家发现,小地鼠在成为专门的掘地工作者之前,先要帮助成年地鼠做些简单工作。再长大一点,它们就负责运粮,也就是给其他成员提供食物。再往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可以成为“卫兵”,也可以做些运土工作。

  最让人惊奇的是,它们同蚂蚁、蜜蜂等群居昆虫一样,群落里的大部分成员都不繁育后代,专司此职的是一个“鼠王”。这个唯一负责繁育后代的雌鼠,每年生育不少于5次,每一窝的幼崽数可以达到27个。

  一旦鼠王死去了,那么就由另外一只成年雌鼠取代它的地位。为此,新鼠王的机体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一些独特的荷尔蒙作用下,它的行为和外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例如:脊椎骨增长,身体也明显增大。这时,它还会分泌一种芳香物质,可以使群落内的其他雌鼠失去生育能力。

  蚂蚁

  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一些完全不同的动物,在行为方式上却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蚂蚁是群居昆虫的一个典型例子。通常情况下,成千上万的蚂蚁聚居在一座蚁城里,过着有组织的群居生活,从而形成一个高度秩序化、分工精细的蚂蚁社会。这点和人类的文明最接近。

  蚂蚁获取食物的主要方法有三种:采集、狩猎和种植。每个蚂蚁对此都很精通,它们把工作分成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的蚂蚁只做一样工作,如耕种、畜牧、看护、建设、作战、储粮和生育等。

  分工使动物进行某种特定工作的能力大为增强。每个“专业化动物”做它拿手的工作时,效率要比独居动物高得多。独居动物可能具有多方面才能,但它要分神去做许多工作,效率难免受影响。

  不过,集体之所得也是个体之所失。有些兵蚁因为战斗器官过于发达,自己不能吃东西,必须依靠工蚁把养料注入它们嘴里;专司繁殖的蚁后无法照顾自己,要靠工蚁抬着它移动;看护蚁一天能给小蚁准备几万顿饭,可是它本身不能生育一个儿女……

  事实上,长期分工明确的群居生活已经使蚂蚁无法适应独居生活,一只离群的蚂蚁最多只能生存几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没有相关文章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研究称蜜蜂喜好红色及条纹花朵
     科学家发现,蜜蜂最爱红色以及有条纹的花朵。(图片提供:J…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