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环保向极端发展主义宣战 |
作者:冯永锋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22 11:21:5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内容简介 中国人到底是不是热爱自然的民族?为什么没有原野之友,没有祟山俱乐部?为什么中国的许多城市,没有观鸟会,没有植物组?为什么自然之友的观鸟活动,不能够经常举行? 本书正是关于讨论以上问题的专著,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冯永锋,1990级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95—1998年在西藏日报社工作,1998年至今就职于光明日报社科技部。2006年撰写环保科普报告文学《拯救云南》,2007年出版《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环保出路》。目前致力于中国天然林危机的调查,即将撰写环保专著Ⅸ没有大树的国家》。2006年底,创意和创办依托各地民间环保组织举办的“自然大学”,主张只有热爱自然,才能儇护环境。
目录
总序
前言:老人与鸟 绪论:中国环保现状与出路 第一章 极端发展之累 地球之肺正在苟延残喘 森林会不会被中国人砍光 天然林才是环保卫士 中国天然林岌岌可危 造纸大鳄吞噬中国原始森林 空林现象:中国天然林只剩一张皮 天然林地具有更大的生态公益性 “高尔夫球场魔症” 侮辱城市生态尊严 山已不是那座山 地也不是那片地了 “自然保护区”也不乐观 荒凉走了,沙尘暴洪水就来了 迫害荒凉=生态恶化 可怜的若尔盖 人为制造的天灾 这下,该知道荒山的用处了吧 底层创业思维对环境的侵害 底层创业与小本经营 全民创业与泛社会化时代 社会化需要合作精神 环保是最大的公益 水污染将使所有人都没水喝 太湖滇池生病关谁的事 谁来为水污染买单 混合型污染为什么这样难治 要想鼠不成患,先要人不成灾 第二章 中国人,你为谁环保 第三章 用生态文明观扫描中国社会 第四章 呼唤自然,走向自然 书摘插图 绪论:中国环保现状与出路 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至今天实现了一个巨大的成果就是“经济民主”,也就是说,每个个体通过劳动而得到经济赋权的可能性比以前大大提高了。这带来两个后果: 一是发展权的普及。发展权不再像过去那样是特殊群体、少数群体(从过去少数的政治、商业、军事、学术群体,逐步延伸到了每一个愿意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群体)的权利。发展权的普及却也意味着每个人生态伤害力的增强。 二是消费权的普及。每个个体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愿望都比以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消费的可实现度也大大地提高。这带来第二个问题,就是消费刺激了、也“生产”了污染和生态伤害。 也就是说,无论一个人的身份如何,无论一个人是以个体面目出现还是以机构、组织的面目出现,其“生产过程”的生态伤害力与“消费过程”的环境污 染力,都将叠加到中国脆弱的生态环境上。而且在今后在几十年间,这种势头将越来越猛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