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生态补偿机制:市场于政府的作用
作者:李小云等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22 11:39:2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出版时间: 2007-5-1
  • 字  数:
  • 版  次: 1
  • 页  数: 319
  • 印刷时间:
  • 开  本:
  • 印  次:
  • 纸  张:
  • I S B N : 9787802306042
  • 包  装: 平装
  • 内容简介

      该书围绕政府和市场在生态补偿中的作用,探讨了三个政策主题,展示了五个案例研究成果。三个政策主题是:农业政策对生态补偿和土地利用的影响,全球化和国际环境公约对生态补偿的影响,以及流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五个案例研究分别在浙江的金华江流域,云南的苏帕河流域和小寨子流域,江西的梅江流域,以及湖南的汨罗江流域。研究认为,在中国流域生态补偿中,政府目前在起着主导的作用,市场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需要政府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该书对以下读者有重要参考价值:生态补偿研究者,生态补偿政策制定者、生态补偿实践者,以及关心生态补偿的环境、生态、经济和公共管理等专业的研究人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政府主导与市场力量 
     一 中国生态建设、生态补偿的概述
     二 全球化对中国生态流域服务付费的影响
     三 中国农业政策对生态服务补偿的影响
     四 中国流域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现状分析
     五 生态流域补偿市场支付的前景及建议
    第二章 中国农业政策对生态服务补偿的影响
     一 前言
     二 中国农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三 中国不同阶段的农业政策
     四 相关涉农政策对生态服务补偿的影响
     五 未来农业政策的走向
     六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国流域森林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现状评估和制度经济学分析
     一 前言
     二 史无前例的中国生态环境建设
     三 流域森林生态环境服务交易的理论及其理论分析框架
     四 中国流域森林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法律框架和交易方式介绍
     五 结 语
    第四章 全球化对中国土地利用与管理及流域森林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影响
     一 前言
     二 中国面临的全球化浪潮
     三 入世、多哈回合及相关国际环境公约对中国农村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影响
     四 加入WTO、多哈回合和国际环境公约对中国流域森林生态服务付费的影响
     五 结语
    第五章 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研究——以金华江流域为例
     一 前言
     二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案例区特征
     五 金华江流域的补偿机制
     六 分析
     七 结论、经验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 表
    第六章 苏帕河流域生态补偿市场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前言
     二 流域概况
     三 政策回顾
     四 土地利用与农户生计分析
     五 该流域的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探索
     六 可行性分析及可能的市场化机制
     七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以市场为导向的方法:中国湖南汨罗流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案例研究
     一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介绍
     二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FECP)
     三 研究成果
     四 湖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发展合同:中国江西省宁都县梅江
      流域环境和发展的双赢机会
     一 前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有发展合同的水土保持
     四 利益相关群体分析
     五 影响评估
     六 可以借鉴的启示
    第九章 尺度问题——小寨子河的流域补偿
     一 前言
     二 中国及中国云南省的流域补偿
     三 小寨子河流域
     四 摆菜村、金鸡村和罗寨村的土地利用变化
     五 小寨子河流域的流域补偿
     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案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