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环境毒物学 |
作者:陈建民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25 16:35:1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内容简介 “化学即生活”,在现代化的社会,化学物质或直接或间接地融入到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但如同其他科技一样,虽然我们的生活品质因化学物质的使用而提升,但也同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历史的教训是:许多化合物对环境或人类健康的危害,都是在我们使用之后才被发现。长久以来,人类本身一直都是自己实验所用的“大白鼠”,不仅如此,有时还祸及大自然的其他生物,进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环境毒物学属于较为新兴的科学,虽然其学科的定位尚未完全明确,但其本质应为探讨环境污染物与人类健康、生物、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升(拜相关化学产业之赐),而环境卫生状况也同时改善之后,环境毒物学也渐成为不同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显学之一。 写这部书一直是回台湾担任教职后的愿望,主要原因是觉得台湾地区缺乏一部较适合大专理工科学生(或一般大众)学习环境毒物学的教科书(参考书)。通常这些学生在生物或医学方面的一般基础知识较为缺乏,而相关的原版书对其而言又过于艰深,因此,笔者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来介绍一些基本的观念,并使用中英对照的名词,且同时说明其含意。另外,本书也包含许多插图,主要是为了使读者易于了解、加深印象,以帮助记忆。毕竟,“一图抵千言万语”,希望读者能图文相互配合地阅读,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目录
第1章 环境毒物学导论 1-1 环境毒物学的发展 1-2 环境毒物学的研究范畴与应用性 1-3 产生危害的环境因素 第2章 基本毒理学 2-1 毒物学 2-2 毒物学的发展 2-3 毒物 2-4 毒性反应或作用 2-5 毒性物质如何产生毒性 2-6 接触与暴露 2-7 剂量与反应的关系 2-8 特殊物质的剂量与反应关系 2-9 毒性作用的参数 2-10 毒性分类 2-11 不同毒性物质的交互作用--混合效应 2-12 影响毒性的因素 2-13 物质的毒性 第3章 毒物动力学 3-1 药物/毒物动力学 3-2 吸收 3-3 分布 3-4 排除 3-5 外来物质的排除模式与蓄积作用 3-6 生物转化 第4 章遗传毒理学--突变物 4-1 DNA、基因与遗传 4-2 突变 4-3 染色体异常 4-4 突变所产生的后果 4-5 遗传毒性试验 4-6 阿姆氏突变试验 4-7 突变物与分级 第5章 化学致癌物 5-1 癌 5-2 癌细胞的生成与机制 5-3 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5-4 影响致癌的因素 5-5 致癌性试验 第6章 发育毒理学与畸胎学 6-1 生物的幼期发育 6-2 畸胎的发生与暴露的时间 6-3 畸胎物作用的阈值与部位 6-4 畸胎的形成机制 6-5 人类致畸物 6-6 生殖与致畸性试验 6-7 反应停事件 第7章 环境激素 7-1 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与激素 7-2 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 7-3 类雌激素 7-4 环境激素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7-5 阿特灵 7-6 氯丹 7-7 滴滴涕 7-8 狄氏剂 7-9 异狄氏剂 7-10 七氯 7-11 六氯苯 7-12 灭蚁灵 7-13 毒杀芬 7-14 烷基酚类 7-15 双酚A 7-16 邻苯二甲基酯类 7-17 有机锡-三丁基锡 7-18 环境激素的环境管理 第8章 农药 8-1 农药的分类 8-2 有机氯类杀虫剂 8-3 有机磷类杀虫剂 8-4 氨甲基酸盐类 8-5 除虫菊酯类 …… 第9章 金属 第10章 二(口恶)英 第11章 多氯联苯 第12章 多环芳香烃化合物 第13章 室内空气污染物 英文索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