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新村官网 >> 农民书屋 >> 农民心声 >> 正文
→ 推荐文章
→ 热门文章
→ 环境资讯
→ 技术文库
选派大学生当村干部的路子没有错
作者:赵娜    文章来源:山西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1
    2006年以来,北京、山西等地开始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当村干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少议论。记者近日赶往2004年已开展选派大学生当村干部的山西省晋城市,在与基层干部群众的交流中,大家普遍认为,回过头来看,选派大学生当村干部这条路子没有错,现在应该研究怎样走得快一点、好一点。

  农村太需要有文化的人了

  晋城市人事局局长刘晋兴说,过去,晋城市300多个行政村没有大学生,有的连中专生也没有,农村养羊、养猪、种大棚蔬菜都缺乏有技术的带头人。全市农村的医务人员中,有1/3不能适应卫生工作,有个县22个乡镇卫生院有9个院长没学历、职称,有9个院长居然是临时工。

  刘晋兴说,农村缺人才缺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缺有文化、高素质的人领路;另一方面,乡镇干部、村干部队伍文化程度低,后备干部断档,特别是经过基层锻炼、能够适应艰苦生活环境并善于做农村工作的后备干部更缺。

  大学生又多了一条出路

  “现在大学生找份工作太难了!”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土地管理专业的李文鹏说,他从大四第一学期就开始找工作,投简历、参加各种笔试、面试,跑了不少单位都没有回应,后来一听到“招聘大学生当村干部”的消息他就报了名,如今他已是阳城县北留镇沟底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记者了解到,在晋城市2004年选派到农村的这一批学生中,不少人已经在农村找到了感觉,他们主动帮助农民和村干部学电脑、学技术,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传授法律知识,成为村干部的好帮手和农民致富的科技带头人。

  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效果

  晋城市委组织部长冯建平告诉记者,2004年选派到农村的680名大学生,目前绝大多数仍然在农村安心工作。回头看选派大学生到农村这项工作,总的势头不错。这项工作正在逐步解决两对矛盾,农村人才短缺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农民信息缺乏和大学生占有信息却闲置浪费的矛盾;还能促进村一级班子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优化,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村干部不是读过几本书就能干好的

  据新华社太原4月8日电2005年10月,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四年的崔立军,回到了家乡山西省沁水县郑庄镇西大村,被村民们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说,农村工作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可不是读过几本书就能干好的。

  任职一年多来,崔立军对大学生当村干部别有一番体会,他说,刚刚下到农村的大学生村干部有着“先天不足”:刚出校门,对农村的运转方式和处世哲学并不了解,有劲儿使不出来,必须要从多方面补课,才能尽快上路。

  “村干部不一定要有多高的水平,但一定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崔立军说,当村干部,真不需要太高深的文化,但心里一定要想着老百姓,为他们办实事。一件件、一桩桩地将实事办成、办好,就是农民喜欢的好干部。

  “村官”感言:

  樊凯辉(山西医科大学毕业生,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张槐村村委会副主任):苦闷、失落、彷徨最终被一种农村需要、群众认可的强烈成就感所战胜。

  崔文杰(太原大学毕业生,太原市尖草坪区赵庄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半年多的时间给我带来许多收获和启示,它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填满了我成长的记忆,我将用心去诠释这种生活。

  郝晓军(太原理工大学2006届毕业生,太原市万柏林区东社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在农村确实有用武之地。要想成才,就得乐于走别人不愿走的路,勇于冒他人不敢冒的险,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优秀大学生走向基层,走向农村。

  张文达(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生,朔州市山阴县河曲堡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当村干部,不能把村干部定位在跳板上,要有献身“三农”的精神。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评论

    进入论坛

    文章录入:见鬼    责任编辑:见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