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新村官网 >> 农民书屋 >> 农业解读 >> 正文
→ 推荐文章
→ 热门文章
→ 环境资讯
→ 技术文库
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发展途径
作者:毕朱 柳建…    文章来源:中经评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8

  [摘要]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彻底改变传统经验农业技术长期停滞不变的局面;二是突破传统农业生产领域仅局限于以传统种植业、畜牧业等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的狭小领域;三是突破传统农业生产过程完全依赖自然条件约束;四是突破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业投入要素仅来源于农业内部的封闭状况;五是改变传统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在此基础上还包含着多层面的含义。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应避免几个认识和实践的误区:一是仅从技术层面理解现代农业,轻视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二是仅从政策层面理解现代农业,轻视市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作用;三是仅从农业层面理解现代农业,忽视工业化对现代农业的制约作用;四是仅从农业、政府层面理解现代农业,忽视社会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五是仅从经济层面理解现代农业,轻视农村政治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

  (中经评论·北京)一、现代农业及发展特征
  

  “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传统农业”,其根本特征是技术长期不变。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及方法长期保持不变,是一种依赖上辈向下辈口授和示范的经验农业;生产过程基本依赖自然,抵御灾害能力低下,是一种靠天依地吃饭的自然农业;生产成果除维持农户家庭食物需求外几无剩余,是一种生存农业、生计农业、贫困农业;产品市场非常狭小、交易方式落后、专业化生产水平极低,是一种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增长方式基本依赖于增加劳动和扩张土地,是一种粗放农业。
  现代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继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其内涵是以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为基本前提,以“以工哺农”的制度变革为保障,以市场驱动为基本动力,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实现农业技术的全面升级、农业结构的现代转型和农业制度的现代变迁,使农业成为现代产业部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农村社会繁荣稳定的产业基础。
  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彻底改变传统经验农业技术长期停滞不变的局面。农业生产经营中广泛采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具和方法,并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造升级,同时农业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农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等不断创新,因而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创新农业。二是突破传统农业生产领域仅局限于以传统种植业、畜牧业等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的狭小领域。随着现代科技在诸多领域的突破,现代农业的发展将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方向不断拓展,生产链条不断延伸,并与现代工业溶为一体,因而现代农业是由现代科技引领的宽领域农业。三是突破传统农业生产过程完全依赖自然条件约束。通过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及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以较大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因而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和工业设备武装、具有较强抵御灾害能力的设施农业、可控农业。四是突破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业投入要素仅来源于农业内部的封闭状况。现代农业普遍采用产业化经营的方式,投入要素以现代工业产品为主,工农业产品市场依赖紧密,农产品市场广阔,交易方式先进,农业内部分工细密,产前、产中及产后一体化协作,投入产出效率高,因而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达的市场为基础的开放农业、专业化农业和一体化农业、高效益农业。五是改变传统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农业发展中能够有效实现稀缺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改善协调发展,因而现代农业是根据资源禀赋条件选择适宜技术的集约化农业、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
  
  二、现代农业发展的多层面含义
  

  由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可见,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是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现代农业的发展却不仅仅是一个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其中还包含着诸多层面的含义。这些含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一个与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社会理性调整过程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当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因而一般认为,市场制度的相对成熟和工业化中期水平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最佳时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工业化初期阶段往往需要以农业剩余的积累及转移来满足工业技术设备对大量资金的需求。而当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工业化对农业资金和产品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而对农村、农业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强,要求农村人口收入水平的增长及相应的对工业产品需求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同时,由于当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工业及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占居绝对的优势地位,能够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国家支持农业的财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工业化初期阶段往往是工业与农业的非均衡发展阶段,这必然造成农业的弱势及城乡差距的扩大。而此时国家因受其租金最大化目标的影响往往会偏重于工业的发展,忽视农业。当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随着工农业相互需求条件的转化,农业落后对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越来越大,迫使社会对农业和工业的产业依赖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同时,随着工农、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社会两大阶层间的矛盾会越积越深并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更需要全社会从社会稳定和谐的角度重新思考工农和城乡关系问题。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社会对工农产业依赖关系和城乡社会关系认识的深化及共识的形成,也要求国家对以往有关农业的制度和政策加以变革和调整。而此时的国家,由于农业租金地位的微乎其微和工业财力的增强,也有动力实施新制度的供给,调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视农业、支持农业,积极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实现工农、城乡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从发展条件的形成看,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理性调整过程。
  2.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技术变迁与制度变革相互促进的过程
  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表现为一个农业技术持续进步的过程。从农业科技发展的角度看,现代农业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并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而不断产生新的飞跃。19世纪30年代,细胞学说的提出使农业科学实验进入了细胞水平,突破了传统农业单纯依赖人们的经验与直观描述的阶段。19世纪40年代,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有力地推动了化肥的广泛应用与化肥工业的蓬勃发展。19世纪50年代,生物进化论的问世,揭示了生物遗传变异、选择的规律,奠定了生物遗传学与育种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前半期,杂交优势理论的应用及动物人工授精等技术的突破,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增产十分明显。二战期间,滴滴涕等杀虫剂的研制与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药的应用与农药工业的发展。此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大拓宽了农业科研领域,提高了农业科研水平,加快了农业科技传播速度,而且创新出了更新的农业发展形态,如“精准农业”、“基因农业”、“计算机集成自适应生产”等模式。从农业技术装备发展的角度看,其特点是以工业化带动农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如随着钢铁、机械、化工、能源、计算机集成等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高效农机具、化肥、农药以及农业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使以机械动力替代人(畜)力、以化肥替代农家肥、以信息技术控制代替人工操作等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关键因素。
  农业制度变革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与技术变迁相适应的又一个特征。美国农业发展经济学家约翰·梅勒认为,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取决于以下一些来自于农业外部的稀缺资源的投入。这些稀缺资源主要包括由基本的文化、习惯、心理等因素和经济制度组成的制度资源,由农业自然、经济和文化多样性决定的需要大量投入的分散的农业技术研究资源,保证农业产出增加潜力实现的新方法和物质投入,保证新投入有效管理、使用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和教育体制。在这些稀缺资源中,梅勒更加强调制度资源的重要性。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说明,能够有效激励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农地产权制度变革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性制度,正如诺斯所言: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于社会收益率的活动;其次是与技术变迁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变革。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一体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其内在机理是由产权的激励机制、技术的节约机制和市场的竞争合作机制共同决定的。其中,规模化主要是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产权激励适应,专业化主要是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技术变革适应,一体化主要是以农民自愿合作为基础的竞争合作适应。因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更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多层面的演进过程。
  3.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市场、政府、社会互动整合的过程
  速水--拉坦的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认为:农业技术变化不是外生于农业经济系统,而是对资源禀赋状况和产品需求增长的动态反应,因而一个有效率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市场体制基础之上。农民受相对价格变化引诱寻找那些节约稀缺资源的农业技术,农民对这些技术的需求影响政府公共部门努力研究发展这些新技术,要素供给商受利益诱导努力提供这些相对稀缺的现代农业技术投入品。如果价格不能正确反映要素的稀缺性,技术进步就可能与要素稀缺状况不一致,从而导致农业发展的无效率。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表明,农业技术的变革模式是以该国资源禀赋和技术条件为基础的市场选择,如以美国为代表的劳动节约型,以日本为代表的土地节约型和以欧洲为代表的综合型,其农业技术变迁方向的选择都是以其所具有的资源禀赋特征为基础的。但无论何种技术变迁模式,都与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的引导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农业在工业社会中的弱势需要政府的支持,基于此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普遍采取了立法保护、经济政策引导及行政干预等措施。发达国家或地区政府干预农业经济、支持农业的目的除了提高农产品产出率,保证其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外,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弱质是一个基本原因。农业的弱质主要在于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比较收益低下,因而获取资源的能力较差,如果仅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农业发展,就可能导致农业发展能力的不断萎缩及与非农产业发展的失衡,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现代工业和服务业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其具有蒸蒸日上的生命力,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不仅需要巨额的经济成本,还需要巨额的社会成本。因此,针对农业的落后、农民的低收入和农村的凋敝,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既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也需要政府利用其舆论和资源动员优势,鼓励引导全社会力量对“三农”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因而,从发展的动力合成来看,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市场引导、政府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经济社会互动整合过程。
  4.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全面发展的过程
  首先,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繁荣。随着国家工业化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广阔的空间,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然带来农业实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农业剩余的积累及现代农业的起步提供一定的条件。随着农业剩余积累的不断增加和政府支持农业政策的实施,在市场引导下,农民会不断地引入新技术、新设备,从而使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农业产出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将不断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及产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农业生产力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其次,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够不断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农民收入和农村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这为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能力。同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政府和社会支持农业的重要方面。这些合力的作用必然会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再次,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农业的发展本身就是农业制度不断变革的过程,而其中农业经营组织制度的变革对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是农村政治文明相对落后的一个基本原因,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社会化、一体化经营组织本身就是抗衡社会强势集团的一种基于农民自愿的经济合作组织,农民参与这些经济组织的过程也是对其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由此可见,现代农业发展的结果不仅仅表现为农业的现代化,而且表现为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和农村政治的现代化。
  
  三、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现代农业的发展,包含了诸多层面的含义,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些含义及相互关系,对廓清当前及今后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认识及实践误区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误区主要有:
  误区一:仅从技术层面理解现代农业,轻视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作用。我国农业基础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人多地少,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相对短缺,农业劳动力众多,并且在近期内人口总规模及农村劳动力规模都将持续增加;而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减少。在这样的资源结构约束下,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应采取以生物化学技术为主、机械技术为辅的农业技术方向选择,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同时应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这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但在重视农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农业制度变革。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作用,关键体现在农地产权制度方面。在缺失农地产权清晰或产权无法保障的条件下,农业必然衰败。前苏联及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集体农业”的失败根源就在于此。当前我国农业制度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坚持使用权长期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地使用权市场交易制度的创新,通过以市场为基础的产权交易促进土地的适度集中和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二是要进一步调整国家与地方政府、农民的关系,完善农村治理结构、“分权让利”,积极鼓励和引导、规范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促进农业经营组织方式变革、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专业化和一体化水平。
  在明确农业技术、制度变革基本方向和内容的前提下,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避免以下误区:一是在技术上盲目引入“资本替代劳动”项目。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长期内是我国“三农”发展的首要问题,因而一般来说选择“劳动替代资本投入”的技术路线应是我国农业技术变迁过程中长期采取的政策取向,虽然现代农业发展在本质上是资本投入替代劳动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应由农民通过市场自主选择实现。二是在农地产权制度上盲目推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我们所言的重视农业制度变革其核心是更加明确农民对土地的权利及国家(法律)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虽然我国法律已赋予农民对其承包地长期使用、收益、继承等权利,但缺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真实价格的形成机制、土地权利的市场交易制度及交易收益的保障制度。只有在这些农业基本制度相对成熟的基础上,土地通过市场机制的集中规模化经营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实证经验表明,地权稳定性和更自由的转让权能显著提高我国农业绩效,当今世界上农业发展成功的经验也充分说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制度是最具效率的,因此我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主要应是在家庭生产经营基础上的外延规模扩大。
  误区二:仅从政策层面理解现代农业,轻视市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作用。政策支持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市场机制的完善及作用的充分发挥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持久动力。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市场制度和体系建设还非常缺乏。
  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的有机结合是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动力保证,应在具体的实践中避免“重政策、轻市场”的误区。一是要处理好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特别是农业市场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利用好支农政策,不能坐等支持,不能一提现代农业建设就要钱、要物、要项目,不能将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转化为支持政府涉农部门的政策,更不能以支持现代农业建设为名,转嫁成本、加重农民负担;二是处理好矫正市场失灵和防止政府失灵的关系。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领域的市场失灵普遍存在,如农地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保障功能和当前的小农社区共有制、二元体制分割导致的农业资源流动中的不平等交易、除农业生产之外的其它涉农领域的市场垄断和行政垄断、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等等。正由于中国“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常常使得政府农业政策低效或失效、甚至负效。因而如何避免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政策失灵,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究的问题。三是处理好发动农民、引导农民和政府恰当行为之间的关系。政府主导是中国体制转型时期的基本特征之一,农业领域的特殊性使得现代农业建设中的这一特征会更加明显,因而更加需要政府行为的规范。要借鉴发达国家通过立法规范政府行为、保护农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应多采取一些利益诱导性的经济政策,少一些直接的行政干预。
  误区三:仅从农业层面理解现代农业,忽视工业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作用。从根本上说,我国“三农”问题的缓解及解决关键依赖于国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程度,同样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农民的就业问题。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面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十分庞大的现实,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关键在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发展中资本替代劳动及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应是一同步发展的过程,否则,就农业谈现代农业发展毫无意义。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迟滞于农业发展中资本替代劳动的技术进步速度,反而会加重“三农”问题的程度。因而仅从这一角度来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农外,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也在农外。这是一个战略性认识,是一个全局观念,在现代农业建设实践中必须抛弃就农业论现代农业发展的狭隘思路。
  目前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工业及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居绝对的优势地位,已具备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资本、技术与设备的基础条件。同时,严重的“三农”问题也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因而,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在发展思路上要摒弃把农业发展与国家工业化分割的惯性思维,必须把现代农业建设纳入国家工业化(包括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包括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之中,实施与我国资源禀赋相符合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以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农村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不失时机地运用政府与市场匹配的“双轮驱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促进国家工业化。
  误区四:仅从农民、政府层面理解现代农业,忽视社会支持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农业发展不仅关乎农民自身利益,同时也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现代农业建设也不只是农民与政府的事,它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与支持。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而农业产值仅占全国GDP总量的17%,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即使农业剩余劳动力随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转移顺利,到2030年我国农村人口仍有5亿。面对这样的局面,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当平均到每一个农民时将会是一个微小的数字,因而我们不应、也不能过高期望国家支持农业的政策力度能和发达国家一样,甚至在这方面我们和一些发展程度相近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不能相比的。同时由于我国长期的二元分割体制导致占国家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一直处于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多方面的弱势之中,农民收入低下且资金积累非常薄弱、社会参与程度低、文化科技素质较低。因而无论从国家政治目标的实现、还是从国家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等方面来看,都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是舆论支持。通过广泛的社会舆论及形成的共识积极影响政府决策,促使和增强政府支农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二是经济参与。通过经济政策的利益诱导,鼓励和引导一些工商企业投资、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三是社会帮扶。支持旨在支援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各种类型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鼓励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支援农村扶贫、教育、医疗、科技培训、妇女发展等社会事业。四是国际援助。引导国家之间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经济援助项目多向农业、农村倾斜。
  误区五:仅从经济层面理解现代农业,轻视农村政治、文化等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全面发展的过程,核心是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受到现行农村政治结构及其相应的治理模式、以及乡村传统文化、习俗、礼仪、心理、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农村政治结构来看,是一种议政合一的政体形式和集权式的层级制政府形式向农村基层单位(行政村)的“复制”延伸,因而使得我国的农村治理结构表现为政府主导、权威多元、“能人”治理的模式。由于这一模式使得农村基层政府仍具有较强的权能,因而这一模式可能具有对现代农业建设积极促进的一面,但也可能因政府干预过多、“村民自治”流于形式、多元权威降低效率等原因,阻滞现代农业的发展。从现代农业内生于市场制度这一根本出发,完善的“村民自治”必然对现代农业建设更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因为完善的“村民自治”更符合市场经济的民主、自愿原则,也能有效地降低政府与亿万农民交易的制度成本。因此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应在重视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农村治理模式的变革,将完善农村自治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变革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有力地促进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与其相适应的文化环境。我国是一个传统农耕文化积淀极为深厚的国家。农耕文化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具有典型的封闭性、保守性、家族性、乡土性、生存性等特征。由于长期受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农耕文化又具有以农为本、重农轻商、故土难离、小富即安等特征。显然,这样的文化形态是与现代农业发展格格不入的,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农耕文化早已被打破,但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农耕文化的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因而,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在重视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变革,应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加强对农民的先进文化教育,鼓励农民参与市场实践、自治实践、合作实践等自我教育活动,进而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村文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四、结语
  

  现代农业发展包含着多层面的含义,不同的层面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不同的功用和意义,在每一个层面又存在着对其有重要影响的相互关联的诸多因素,因而对现代农业发展含义的理解,不能仅从表象进行简单理解,而应进行全方位的“立体透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脉络,避免一些认识和实践误区,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防止以偏概全,寻求适合我国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途径。同时还应看到,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其含义的理解,应当以“扬弃”的态度对待。现代农业发展总是在继承和发展以往合理性的基础上,又总是在不断地吸收现代更具先进性的成分。随着社会在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含义将不断深化和拓展,需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经济体制改革,西北师范大学,毕朱,柳建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评论

    进入论坛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