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实施意见,经过考试、考察和体检,191名高校毕业生成为我市首批“大学生村官”;根据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我市选聘了102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的科级以上干部、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到农村任职。为了让这批到村任职人员更快地适应农村新的工作环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市于10月21日开始对其进行为期3天的培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宏在培训班上对他们提出希望: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以扎实有效的工作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尽快融入到农村工作中。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选聘优秀人才到农村任职,有利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从源头上培养具备基层工作经历的党政人才,有利于帮助村级组织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杨宏在培训班上指出,选聘人员到村后,要在乡镇党委和村支委的领导下,为帮助村子建设一个好班子出谋划策,帮助村子理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围绕新农村建设,逐渐建立一套好制度。要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注意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一是搞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到村任职后,要主动听取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找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谈心交心,详细了解任职村的基本情况,弄清所在村资源优势、产业特点以及今后发展思路,掌握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党员干部队伍现状,为自己做好今后工作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二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大家要真正深入农村,融入农村,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真心实意地与农民群众交朋友,在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中增长才干。三是要在乡镇、村两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大家要自觉服从乡村两级党组织领导,多与村书记、村主任沟通,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及时向乡镇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杨宏还就如何塑造到村任职人员的良好形象和如何为到村任职人员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提出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