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胡其峰今天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我国第一例以智能控制为核心的植物工厂近日在该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发成功,并在长春农博园投入运行。
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设施农业高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植物工厂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将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介绍,植物工厂由植物苗工厂和蔬菜工厂两部分组成,以节能植物生长灯和LED为人工光源,采用制冷—加热双向调温控湿等13个相互关联的控制子系统,可实时对植物工厂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要素进行自动监控,实现智能化管理;植物苗工厂单位面积育苗效率可达常规育苗的40倍以上,杨其长举例说,其栽培的叶用莴苣从定植到采收仅用16—18天时间,比常规栽培周期缩短40%,单位面积产量为露地栽培的25倍以上。
据了解,植物工厂是国际上公认的设施农业最高级发展阶段,是一种技术高度密集、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全新生产方式。由于不占用农用耕地,产品安全无污染,操作省力,机械化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可达露地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被认为是21世纪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航天探索实现食物自给的重要手段。目前,仅有日本、美国、荷兰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这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