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新村官网 >> 新农村建设 >> 三农聚焦 >> 正文
→ 推荐文章
→ 热门文章
→ 环境资讯
→ 技术文库
我国又添两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作者:李大庆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6

  本报讯(记者 李大庆)6月1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授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云南省红河州的“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和江西省万年县的“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同时被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加上2005年首批被授牌的浙江省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8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中,中国占了3个。

  在授牌仪式上,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华院士介绍了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和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在上千年的演化中,云南哈尼梯田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四度共构”的独特生态景观:山腰气候温和,宜于建村;山头是森林,有利于涵养水源;而山下开垦梯田,便于灌溉;整个梯田系统以水为核心。在长期耕作过程中,红河哈尼族产生了大量与稻谷相关的礼仪、祭祀活动以及节庆活动。江西万年县被中外考古学家认定为世界上现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地之一。该县所产的万年贡米接近野生稻形态特征,被认为可能是古人不断从生产实践中逐渐选育而成,是带有显著野生稻特性的原始栽培稻品种。该地区形成了由野生稻经人工驯化,逐步过渡到万年贡米,再发展到目前栽培稻这一水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仪式上还成立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项目专家委员会,李文华担任委员会主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用户名: *
    电子邮件:
    评价:
    验证码: *
    Reset

    进入论坛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