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新村官网 >> 新农村建设 >> 三农聚焦 >> 正文
→ 推荐文章
→ 热门文章
→ 环境资讯
→ 技术文库
陕西:苹果栽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作者:张哲浩 支…    文章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1

       11月20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持完成的农业部“948”重大滚动项目“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模式及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陕西杨凌农科城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验收和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在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模式、下垂枝修剪、苹果生产综合管理制度应用等方面有创新。

       据了解,目前我国3215万亩苹果园90%为乔砧密植。此种栽培模式虽然对推动我国苹果产业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由于自身缺陷,造成果园密闭、光照不良、产量低、品质差、管理不便、病虫滋生、成本增加。

       针对上述状况,948项目首席专家、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韩明玉教授牵头承担“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模式及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经过陕西、山东、辽宁等七个苹果主产区的多部门、多学科专家协作攻关,在栽培技术模式及产业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成果。

       据介绍,项目首次在国内提出了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并在2009年作为农业部向全国推荐的农业主推技术,示范推广31.9万亩,促进了我国苹果栽培制度的变革。针对黄土高原区富士苹果成花较难的问题,研究了强拉枝对富士成花结果和生长的影响,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下垂枝修剪是解决富士成花的有效措施。同时,项目系统监测了黄土高原旱地果园树体水分代谢规律,结合两大区域果园土壤和肥水利用状况调查和树形光能利用评价,以及高产典型果园的解析,提出了不同区域苹果园肥水量化指标和老果园改形技术方案。

       项目共引进苹果新品种、新品系和砧木及各类资源94份,筛选出“蜜脆”等5个苹果新品种,并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共推广下垂枝修剪技术、生物物理防治、量化高效施肥等技术246万亩,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苹果生产综合管理制度(IFP)在生产上的大面积应用,新增产值98478.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用户名: *
    电子邮件:
    评价:
    验证码: *
    Reset

    进入论坛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