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青年和农村关系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作者:
蔺玉红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9
早在1919年,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便写道:“农村中很有青年活动的余地,并且有青年活动的需要。”悠悠华夏,广袤农村,渴望着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大学生人才的到来。
中央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在江苏、河南一些省份试点的基础上,中组部决定从2008年开始,今后5年,每年选派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江苏南京市浦口区永宁镇党委副书记王秋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村非常需要大学生“村官”,省会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尤其需要。我们要放手给大学生“村官”们一个好的支点,压更大的担子,在新农村建设上,让大学生们出点彩。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总经理高同庆说:“我们为江苏省2008年以后进村的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五个一’服务:即一条宽带:每人一条,可免费使用3年;一个交流平台:为他们建立了村官网;一个展示窗口:建立了江苏信息平台,开发了大学生‘村官’频道等;一个培训系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市场需求等,帮助大学生‘村官’引导农民致富;一支服务团队:在县级电信分公司,设有专业团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信息化培训。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理解中央花这么大力气推动大学生到村任职,不是让他们去当农民,而是让这些‘村官’们把现代文明带入农村,所以我们愿意助他们一臂之力。”
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还写道:“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我们青年应该到农村里去,来作些开发农村的事。”
郑风田对记者表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引新农村建设的最直接体现,将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大学生‘村官’对完善农村组织形式、补充新鲜血液将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