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有色冶金走上“无碳”之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1823  更新时间:2010/5/13 10:26:0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还具备哪些优势?

  炼10万吨铜需用约50万吨矿粉,按国内平均配煤率算,方圆公司一期工程每年能减少煤炭使用约3万吨。

  “省煤炭自然节约耗氧量,节省了部分造氧成本。”崔志祥说,无碳只是优势之一。据介绍,除不用配煤外,这项工艺还有噪音低、车间操作环境更好的优势。铜的回收率也提高到98.5%,此外还更利于铜矿中伴生的贵金属的捕集,比其他方法捕集率高1%-2%,达到98%以上。根据其氧气底吹、能捕集多金属的特点,这项工艺被命名为“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

  配煤率为零,铜和贵金属的回收率也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能源消耗情况怎样?“氧气从底部送入,上升过程与炉料反应,放出热量,热量是从内部加热熔体的,加上氧枪喷出的高速射流均匀搅拌,对流传热良好,热效率极高。”申殿邦介绍,这种工艺应用较高的氧气浓度,离炉烟气量少,炉衬无水冷壁冷却,能源利用充分,能耗较低。数据显示,平均冶炼1吨铜总的过程中,日本三菱法耗能16.2吉焦耳,诺兰达法需14.3吉焦耳;而方圆公司只需要7.75吉焦耳,约是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

  此外,氧气底吹法炼铜,对原料适应性强,对矿粉品位要求较低,能处理复杂矿料,并且“吃干榨尽”。而国外引进工艺,除引进费用高达上亿美元外,大都原材料适应能力差,对矿粉质量要求较高,且难以实现多金属的综合提取。“现在,国际上低品位矿粉因需求量少,价格便宜,我们可以大量购进,从而降低成本。再加上能提取金银等贵金属,运用这种技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崔志祥说。

  “这种工艺还能大量节省氧枪成本。”崔志祥拿出一个打火机做比方。底吹方式,类似于正持打火机,火苗往上冒,外焰温度高,直接与矿粉接触;氧枪与温度低的内焰接触,避免了高温灼烧破坏。而顶吹方式,类似倒持打火机,高温的外焰上飘,直接烧烤氧枪,“10天左右就要更换氧枪。换一次就停产一次,直接损失加上停产造成的间接损失,好比丢了一辆桑塔纳的钱(10万元左右)。”侧吹与此类似。而采用底吹,“一年多过去了,现在氧枪还能用。”按10天节省一批氧枪算,一年节省30多辆桑塔纳的钱。

  鉴于“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的这些优势,这项技术作为“促进产业振兴的重点先进技术”,已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有色金属振兴规划重点关键技术。科技部正着手向全国推广该工艺工程。《中国有色金属报》的评选中,这项技术在方圆公司的产业化成功入选“2009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十大新闻”。

  推广价值如何?

  底吹工艺在方圆公司的产业化成功,引起了国内外有色金属领域的注意。

  今年3月,山西中条山有色集团有限公司专程到方圆公司考察“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拟在新规划的10万吨项目中引进这项技术。

  迄今为止,对这项技术感兴趣的企业已有近10家。除中条山集团外,已经采用该技术建成投产的,或者已经去方圆公司参观考察,并决定采用该工艺技术的企业有:越南煤炭矿业集团、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此两家企业均已投产);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易门铜业、湖南水口山矿务局(计划投产20万吨)、四川康西铜业(计划用于5万吨改造)等。辽宁红透山铜矿、山西侯马冶炼厂等,也均对该工艺技术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此外,方圆公司还计划在秘鲁、澳大利亚等国与当地矿业巨头合办企业。

  3月18日至1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二届五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引起与会专家学者关注。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副主任赵波说:“截至2009年底,我国落后铜冶炼产能还有30万吨左右,能耗很高。它们普遍规模较小,以往普遍需要引进国外技术来进行产业改造。现在,我国自主产权的‘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在山东东营成功投产,使此难题迎刃而解。”他认为,该项工艺为淘汰落后产能、产业升级改造提供了价廉质高的工艺选择,使2011年底淘汰全部落后产能成为可能。

  蒋继穆介绍,我国炼铜工艺一直受制于人,目前我国常用的11种炼铜工艺技术,有10种来自国外。“我还想利用恩菲公司整体技术优势,与东营方圆公司一起开发好后续的冰铜连续吹炼工艺,将该技术进一步完善提高,并将它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振兴蹚出一条新路子。”蒋继穆自信地说。

  “如果目前所有的熔炼炉都能做到不配煤,我国有色系统的减碳目标就能实现了。”申殿邦说。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